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其他类型>我娘子是大明战神秦良玉> 第19章 古代嫁妆是彩礼的两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古代嫁妆是彩礼的两倍(1 / 2)

不同于重商的宋朝,明初老朱刻意打压商人的地位,即便家财万贯,也不能穿金戴银坐轿子、后代更不能考科举,可谓一入商籍深似海。

然而到了中后期,老朱定下的秩序被打破。

商人后代不仅能参加科举,也穿起了丝绸,养起了几房小妾。

社会地位的顺序也从明初的士农工商,变成士商工农。

但是二叔始终希望李弘贞考科举或者继承军户,认为只有当官才能保住产业。

二叔严肃问道:“你莫非想一门心思经商?”

读懂了他的担忧,李弘贞解释道:“当然不是,打算让王初一入商籍,我负责幕后操控全局。”

二叔欣慰道:“如此安排,甚为妥当。那你准备做什么?”

李弘贞当然不会把还没发生的万历三大征告诉他,便找了个恰当的理由搪塞过去。

“或许您已经听说,近年来北方灾情频发,以致粮食逐年减产。”

“略有所闻,万历十三年,顺天府大旱,陛下率百官祈雨,未料次年天降大雨,酿成水灾。”

“万历十五年六月,顺天府水灾冰雹齐降,风雨陡作,冰雹横击,大雨如柱,官邸民宅屋墙所在倾塌,人口被溺,被压,颠连困苦,至不忍闻!”

“你莫不是想倒卖粮食?”

李弘贞点了点头:“我准备屯粮、制糖、酿酒。”

二叔闻言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在他看来丰年屯粮、灾年卖粮,这固然是最稳的发财手段,自古以来屡试不爽。

李家当初刚流放到巴蜀,也是曾经靠屯粮发展起来的。

但是这种发国难财的生意,干多了特别招人记恨。

如果改朝换代的话,李家肯定会成为老百姓和新政权首要攻击的对象。

例如宋末元初的蒲寿庚,靠着垄断海外贸易和囤积粮食发家。

当蒙古大军兵临江南的时候,这家伙不肯捐出粮食,还反手把文天祥出卖了,导致宋军战败、全城被屠。

蒲氏家族靠出卖国家辉煌了100年,直到那个“姓朱的小乞丐”问鼎天下,这家人才迎来报应。

老朱攻克泉州之后,将整个蒲氏家族打入奴籍,永世不得翻身,还把蒲寿庚挖出来鞭尸,给南宋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想到这,二叔语重心长道:“三郎啊!屯粮谋财固然便捷,但我希望你以后还是尽量少发国难财,此行不义,唯恐祸及子孙啊!”

李弘贞也不做辩解:“侄儿谨记叔父教诲。”

“好吧,那你需要多少银两?”

“一百两足矣。”

二叔二话不说,冲掌柜喊道:“去库房取二百两银子过来。”

见状,李弘贞当即纳头一拜:“多谢叔父慷慨解囊,等侄儿赚到钱,一定十倍奉还。”

“行了行了,只要你不再混日子,正经干一番事业,甭说二百两,五百两我都会给你凑。”

接下来的一个月。

得益于李弘贞提供的川菜助阵,聚仙楼的酸菜鱼一时风靡整个重庆府,回家过年的学子吃过之后赞不绝口,就连文人墨客也专门跑来打卡。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