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其他类型>剑影谍锋> 第188章 奇人异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8章 奇人异事(2 / 2)

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朱思娣的一个小包袱里珍藏着一枚红五星,还有一包东西,看上去有点分量。

或许,朱思娣把卢晓晓当成了救命恩人,没提防她。

卢晓晓暗想,莫不是与传说中的红军有关?

不过,这件事,除了许臻,卢晓晓没有跟他人提起,包括她的家人。

根据这一情报和线索,陕北共党组织立即派出专人调查,找到了朱思娣娘俩,并及时将其秘密接回了陕北根据地。

朱思娣随身携带的一个包袱,珍藏着15两黄金和一枚红五角星,她全部上交了党组织。

朱思娣的丈夫何祥坤,是革命烈士。

何祥坤,1896年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一户贫寒家庭,父亲是一名裁缝。

十一岁那年,日趋困难的家境,没法继续负担何祥坤上学,他被迫辍学,跟父亲学干缝纫。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几年后,勤学苦练的何祥坤缝纫手艺突飞猛进,并成了一方颇有名气的裁缝师。

家境条件差,开不起裁缝门店,何祥坤只能像个货郎一样走街串户,挣个辛苦钱。

如此的经历,何祥坤越来越多地接触下层贫苦乡亲,体察其疾苦,也熟络了关系。

同时,何祥坤见识了当地一些土豪劣绅们的恶行和丑恶嘴脸。

一次又一次,看到土豪劣绅欺压百姓,甚至视贫苦农民为蝼蚁,肆意宰割,爱憎分明的何祥坤愤愤不平,心里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1924年,革命形势逐渐高涨起来,何祥坤在共党开办的一所平民夜校接受了革命思想熏陶,明白了一些革命道理,革命的种子在他心里开始生根发芽。

1925年,北伐战争爆发,平江一举被国民革命军攻克。何祥坤借助大势,在当地成立了区农民协会,组织和领导农民起来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1927年5月,国党反动派悍然发动了“马日事变”,大肆搜捕共党和革命群众,收缴工人纠察队武装。

共党骨干分子何祥坤在所难免,也遭到了国党反动派的通缉。

庆幸的是,何祥坤以裁缝身份作掩护,逃过敌人的追捕,远离家乡,前往新地区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当年9月,爆发了秋收起义。

随即,何祥坤便组织和率领当地工农武装积极投身于秋收起义。

后来,在反动派的疯狂反扑下,起义军遭受重创,何祥坤所率领的工农武装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络。

面对失利和困境,何祥坤百折不挠,毅然决然地带领一队农民武装转移到连云山区一带,开展游击战。

在白云山区打游击,何祥坤所带领农民武装日益发展壮大,被国党反动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并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进行围剿,企图予以消灭。

但是,反动派的一次次围剿,均以失利而告终。

恼羞成怒的反动派便把魔掌伸向了何祥坤的家人,他的父母被残忍地杀害了。

连累父母丧命敌手,何祥坤悲痛交加,内疚不已。深陷人生低谷,幸好有妻子朱思娣伴陪在身边。

朱思娣是一名与何祥坤同甘共苦的革命妻子,多年如一日,夫妻双双在烽火中相厮守,出生入死,不离不弃。

朱思娣一再劝解何祥坤:残杀父母之仇,这笔账咱先记下,总有一天要报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不久,何祥坤率领的游击队配合县大队一举攻破国党掌控的重镇,活捉了国党守备军头目,这个杀害何祥坤父母的罪魁祸首。

何祥坤亲自手刃罪魁祸首,替往死的父母雪冤报了仇。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党主力军被迫开始万里长征。

鉴于何祥坤对湘赣边苏区情况熟悉,他临危受命,留在了湘赣边苏区继续打游击。

白色恐怖,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敌人对山区的封锁越来越严密,条件极为艰难困苦。

白狗子为了肃清红色火种,特为推行“良民证”,计人口购盐买粮,严加盘查出人山区的过往人等。

粮食短缺,物资匮乏,何祥坤身先士卒,带领的游击队员们挖野菜,采摘野果、甚至靠啃树皮充饥......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