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合起手上的笔记本,转头面向大家道:“好的,顾总,我先说说我刚刚查的资料。
老钢厂筹建于1959年,规模经过4次大的扩建,最辉煌的时候是在80年代,职工人数达到3.6万人,从筹建到关闭,期间正好是60年。
60年是一个什么时间跨度,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点,60年,它可能影响的是三代、四代人的生活、命运。
同时,3.6万名职工背后又代表的是什么样的影响力,对于几万个家庭,几代人的影响,对于城市的记忆,可以说是不可磨灭,法替代的唯一。
先不说对整个城市的影响力,就说说老钢厂的职工,第一批退休的职工,现在应该是60-80岁,他们在钢厂度过的青春岁月,轰鸣的工地,滚烫的锅炉,筒子楼、幼儿园、电影院,这些其实都还留在这块土地上。
如果我们抛开时间的跨度,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我们来想象一下,此时此刻,我们不是三维世界的生物,我们如果生活在四维、五维空间,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过去未来。
那么老钢厂此刻正在如火如荼的运行着,机器的轰鸣声,工人忙碌的身影,另外一边是职工宿舍筒子楼,老式的餐桌、暖壶、风扇、录音机。
傍晚的厂区路上,背着书包飞奔回家的小学生,电影院门口排队买票的情侣,骑着二八自行车匆忙下班的职工,坐在小卖部门口摇蒲扇的老爷子......
把曾经的热闹场景重新复原,激活人们心里的记忆点,这个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卖点。
我们的形象一定是从这里去发掘,否则房子在客户的眼里,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一堆堆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买这个楼盘和那个楼盘,只有地段,价格的差别......"
唐宋词的一番话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每个人心底的汹涌波浪。
这波浪对于50来岁的顾启东来说,似乎更像是一场惊涛骇浪,有那么几分钟,他陷入了时间的旋涡,似乎穿越回了那个激昂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