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秀一一答了,真恒道人听完,沉吟道:“道门虽然扬善化恶,不过一饮一啄,莫非前缘。贫道既然与此事擦身而过,现在再回去强求,多是果而终,亦是枉然。”
当日湘潭知县也猜测真恒道长会随缘行事,多半不会出手,现在看来,果然不出所料。
“难道就让那恶人逍遥法外?天道何其不公?”楚秀愤然道。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除这恶人之事不着落在贫道身上,而落在他人身上罢了。”真恒道长道:“现在不知这人是哪个,但总会有这么个人的。”
楚秀听了,如醍醐灌顶:如果有这么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会是哪个?必须是我!黄家下村大大小小数十口人葬身火海,只剩我一个留存世上,这除凶慰灵之人,舍我其谁?
楚秀连忙翻身下拜:“小子现孑然一身,处可投,闻得道长心慈,求道长收我为徒。”
真恒道长听了,暗暗想道:这孩子来宗门投靠,未必不是缘份。
于是蹲下身子,在楚秀身上一阵摸索拿捏:果然根骨上乘,只是收他做个寻常门人却是可惜了一身根骨,但自已只是个外门执事,怕是难有时间、资源好好调教。
正在真恒道长犹豫难决之时,一人从马车下来,莲步轻移,口中道:“我欲收你为徒,你意下如何?”
真恒道长闻言一顿,难道这缘法着落在她身上?
楚秀循声看去,只见来人是一个少女,头结双平髻,只在一边插了支碧玉凤簪,留海下露出一对清澈恬静的双眸,眉如远黛,脸蒙薄纱,身有柳姿,肤如白玉。
虽然这少女脸蒙轻纱,但她那举手投足的仙女神韵,绝世双的体态风姿,依然把楚秀雷倒了。
真恒道长见楚秀发呆,连忙轻轻推了一下,轻声提醒道:“这位是当朝长公主安阳公主,既是能人,又将入我九真宗,能入公主慧眼,还不快快上前拜见?”
楚秀醒悟过来,连忙上前下拜:“楚秀拜见公主。”
“你叫楚秀?”安阳公主伸手虚扶,道:“若非皇室势弱,朝野乱象丛生,你也不至于遭此劫难。我收你为徒,也只能算稍作弥补。现在多有不便,你先起来吧,待到了山上安定下来,再全礼数。”
马车上又下来一个小女孩,楚秀看去,正是前几天遇到的那个刁蛮小女孩。
不过这时楚秀对这个小女孩已经没了怨气,仔细想想,虽然她本意有些胡闹,但正是这小女孩一番作弄,才阴差阳、实实在在的救了他一命,要是当晚他在村里,现在估计只剩下四处散落的骨灰了。
台阶高处一群道士走了下来,道童在山门后分两边排列,当头那位道长拾级而下,只见他看着四十来岁,浓眉大眼,头顶黄冠,身穿羽服,步履稳健,远远抱手躬身为礼:“公主远道而来,未曾远迎是贫道失礼了。贫道内门堂头真远,见过两位公主。”
两公主还了万福,安阳公主道:“言重了,祈福请愿,怎敢劳烦道长出迎?”
“公主一片诚心,定能得偿所愿。”真远道长道:“公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