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擦了擦汗。
这个晚班,值的他是胆战心惊!
大半夜出现凶杀案,受害者是关系户沈煜就算了,竟然还有陈黎明。
他就没见过这么凑巧的事!
“嗯。”
“图纸已经完成了,我有时间会送来。”
陈黎明淡淡开口。
从小窗口的四方玻璃中,他看见小知青在认真写字。
细碎的头发看起来很软很蓬松,头顶的呆毛似乎恢复了活力,正随着他说话的动作一点一点的。
“这个不急,到时候你和陈老直接跟警务长交接就行!”
“那要不咱们到隔壁坐一会儿吧!?”
“也好。”
陈黎明收回目光。
随后就看见杨彪从口袋里又掏出了一串钥匙。
稀里哗啦试了半天才打开隔壁的铁门,期间还不断用余光睨着陈黎明。
似乎是有些奇怪他为什么盯着办公室的窗户看。
难道是这人的职业病犯了。
这扇窗户比例不对?
还是这间办公室的承重有问题?
杨彪没猜出来,反正这办公室即便是有问题也没事,马上公安民警局就要重修了。
这陈黎明就是交图纸和挑选木材的师傅,估计动工时间也就在下个月。
据说他一开始只是村里出来倒卖木材的,后来拜了师才开始画图稿,盖房子。
没想到这人天赋异禀。
学的有模有样,拜了师以后,还跟着接了几个大单子,去年连县里的广播站都是他们师徒俩监工建成的!
好像陈黎明这小师傅的名声打出来,也不过是一年的时间。
杨彪颇为感慨的叹了一口气。
果然,这一个人的成功啊,还是要靠机遇和天赋的。
他现在四十多岁了,才混上一个队长来做。
可见努力的效果并不显著啊!
*
沈煜做完笔录出来,正好是半夜十二点。
杨彪热情的送走他和陈黎明,就继续回去值班了。
“刚才好像听杨叔叔说什么没想到下次见面是这种情况,你们之前见过吗?”
他想起做笔录时门口隐隐约约的对话。
猜测陈黎明这时候肯定是已经开始做一些木材类的生意了。
根据原著内容。
陈家败落以后,陈黎明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物品,才有第一批进货的钱。
1980年彻底发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的。
那这样说起来,距离陈黎明成为商业大佬,也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了。
他的创业经历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嘛。
不知道现在是做到了哪一步。
“见过,商量图纸的时候他也在场。”
陈黎明不打算瞒他。
小知青知道也没什么关系。
“什么意思,你给公安民警据画重修的建筑图纸?”
原著里有这么早吗?
他怎么觉得进度快了一些。
现在是1978年,个体经济才刚刚出现,陈黎明就已经脱离倒卖生意,开始创业了?
不对,这也算比不上是创业,而是有了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
“对,已经完成了。”
县城里有路灯。
即便现在深更半夜,也能看清周围的人和物。
陈黎明淡淡垂眸,黑长的睫毛映在眼底,似乎想都没想,就继续开口:“只不过我现在做的这些,都是为他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