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刘晔脸色冷峻,语气不善,郭假笑道:“当然不是……只是先生来都来了,何不看看皖城这一战的结果?这一战有了结果,先生回到庐江郡城,也对刘太守有个交待呀!”
“你……”刘晔指着郭假,他心里当然明白郭假的意思,便一甩衣袖说道:“看来,阁下是认为皖城很容易就会被攻破了。你让我留在这边看战果,是想让我回去之后,劝说刘太守投降吧?”
“自古以来,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道理相信你也明白!”郭假也不和刘晔多说,丢下一句话就打马走了。
望着郭假的背影,刘晔感觉自己脸色有点苍白。
他一咬牙,还是决定留下来看看。
于是大军继续进发,到了皖城外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孙策也不扎营,直接便命令士兵摆出一副要进攻的阵型,见到这一幕刘晔在孙策身边说道:“孙将军确实勇猛,但这是晚上,直接攻城必然损失惨重。”
“是吗?”孙策不以为意,大手一挥。
黄盖手中拿着令旗大喝一声:“装备!”
弓箭手纷纷开始拉开弓铉,然后步兵抬着火盆来到弓兵阵中,那些弓兵将箭矢在火盆里浸油引火,随着黄盖一声令下纷纷朝着东城射了出去。
此时,凌操已经带领三百人混进了皖城之中,因为这一战江东兵马来得极快,所以皖城的守军还不知道江东兵马来犯了,等这一轮火箭雨射到城里,皖城的守军才恍然大悟。
要不然,他们早就封城,凌操也不可能带着人混到城内。
这一切,都在郭假的计算之中。
兵贵神速,这个理论在《孙子》里面就有记载,但这四个字的出处其实还在郭嘉身上,不过那是后来曹操征乌丸时期的事情。
而现在,郭假代替了郭嘉。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兵贵神速,什么叫做闪电战!
在通信贫瘠的时代,利用信息差打出来的闪电战,是很容易成功的。
凌操带着三百人见到城东火起,立即纷纷拿起兵器上马,直接冲锋……东城门下只有几十个负责平时巡查守门的士兵,哪里禁得住凌操这样的武将带兵冲锋?
很快,凌操就占据了东城门。
此时城外,刘晔还很笃定,皖城不会被轻易攻破。
可是毫无防备的,东城门突然被人给打开了。
是的,城门……开了!
刘晔一愣。
什么情况啊这是?
这个时候,皖城的守军怎么还开城门呢?
难道说,这里的守将,还打算出城迎敌?
“蠢货!”刘晔骂了一声,然后哭丧着一张脸。
孙策笑道:“刘子台,你说皖城很难攻破?哈哈……冲锋!”
“杀呀!”
江东军喊杀声四起。
黄盖和孙策带头冲锋。
这时候刘晔看到,城内并没有兵马冲出来。
而且,城门那边似乎已经开始交战了。
“怎会如此?”刘晔有些失神,嘴里呢喃着。
此时郭假走了过来,对刘晔说道:“先生难道还看不出来,先前江东伏兵已经进城去了?守城的优势,就是城墙,但如果城门丢失,那便等于没了防御……皖城,已经被攻破了!接下来,先生该何去何从,相信你心里也明白,我如果是你,现在就回郡城了。这个时候刘太守如果肯投降,相信丞相必定会十分高兴。我这里,有书信一封,交给先生……若是刘勋怕投降后会遭遇不测,可以将信打开给他看。”
刘晔接过郭假的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丞相启’三个字。
很显然,这是郭假写给曹操的。
刘晔十分无语!
现在两军在交战,你郭假和曹操,都是我们的敌人,可是你……却把这样的密信交给我,还让我带回去给我的主公看?
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刘晔将信将疑的,把信封打开。
郭假也不阻止。
取出信件,刘晔看了片刻,然后他脸色变了变,立即小心翼翼的把书信收了起来,转而对郭假拱手道:“好,我这便前往郡城……奉孝先生,告辞!”
“慢走不送。”郭假笑了。
趁着孙策现在正在攻城这个空子,郭假必须让刘晔马上就走。
因为,这个刘晔可是人才啊!
不能让孙策得到了。
为此,郭假还写了一封信。
那信虽然是他写给曹操的,但是他却在信中告诉曹操,如果刘勋来投降就接受,而且还给刘勋封官,另外还向曹操推举了刘晔。
有了这封信,起码刘勋投降了不用担心会死,更不用担心曹操会对他怎么样,他依旧还是可以做官的……而刘晔,郭假这里不但保了他一手,甚至还向曹操推荐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刘勋和刘晔不蠢,就应该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了。
是拼死一战,最后可能尸骨无存,还是投降曹操,继续好好的活着,享受荣华富贵?
郭假可不信,在皖城被攻破,郡城已经成了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这种情况下,刘勋还能有什么野心,还能硬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