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原因后,江荻彻底放弃了带江芙进城的想法,放了江芙回家帮陈氏打下手,又把冯婆子讨了回来——钱婆子带孩子比陈氏好,因而保住了活计。
保住活计的钱婆子,更羡慕回陆家的冯婆子。
江芙管着厨房,同时管着西赵村妇的针线。她这一回家,既帮了家里的忙,自己的私房也没少落。陈氏眼馋,可她不会写字,实在做不了江芙的活,只能和其他村妇一样,做些基本的针线,挣最少的钱。十一月里,陈家大伯娶孙媳妇,陈氏回娘家的时候,不免又和陈母唠叨几句。
陈母还没说话呢,陈家老太太举起拐杖拍孙女。
老太太最是疼女娃的,她都动手了,可见陈氏有多错。陈氏连生气都不敢,生怕气坏了祖母,被全家人拍,只能哄着老太太高兴。陈老太太就道:“你也不用拿话哄我,有能耐把你日子过好了!给你找了这么好的婆家,你却不知足,还敢抱怨!”
“我哪有不知足!”陈氏嘀咕了句。
陈老太太人老了,耳朵也背了,但不妨她从陈氏的神色去判断她说了啥,直接就道:“成亲头几年,靠着没出嫁的小姑子就算了;这几年,小姑子嫁了,你又靠另外一个。我只问你,等你这个小姑子再嫁了,你怎么办?不想着怎么做好你本分的事,整天掉钱眼里了。是你当姑娘时,娘家饿着你了,还是去了婆家,你婆家把你饿出了一身膘?”
陈氏比别人都丰腴的身体,实在没法说她的日子不好。
陈母心疼闺女被训,就替陈氏解释了句:“婆婆不知道,那一家子除了爱娘,其他都是财主。”
陈老太太就转了火头:“江家大姑奶奶有个有钱的亲哥哥,小姑奶奶亲爹和哥哥都是秀才。你闺女有啥,你跟我说说。”
从前自以为傲的陈家,这么一比,顿成了个穷的。
陈氏母女两个都被老太太训了一顿,心里也舒坦了三分。然则,陈家的人,因从陈氏母女口中知道江家的富贵,纷纷动心。陈家已经嫁了闺女去江家,再娶江家女不现实。但是陈家的人也多啊,比如陈氏三伯娘的娘家侄子是个秀才。一听江芙十分能干且是个小富婆,就让陈氏从中说项。
陈氏直接以年纪大为由拒绝。
那个拐着弯的表哥,今年的新秀才不假,但今年都十八岁了,大了江芙整整七岁,根本不可能好吗?一听年纪要相仿,陈氏新晋的大侄儿媳妇立即就有了人选。她娘家弟弟今年十三,也在读书。她成亲的时候,弟弟是来过的,陈氏见过本人的,那少年长相不错……
诸如此类的人选,真是多的不得了。
经此一事,陈氏倒是把家族的亲戚认了个遍,也知道了家族特别多缺媳妇的光棍。陈氏从未应承哪个,即便如此,陈家的热情依旧不减,次数多了,江芙终究听到了些许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