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般洒在县城边缘这间低矮的平房上,李平和李安推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走进院子时,屋里的煤油灯还亮着,窗纸上映出一个小小的人影来回走动。
哥,你们回来了!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小雅瘦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踮着脚往两人身后张望,东西送下了吗?
李平点点头,把自行车靠在墙边:送下了,玄哥他们很高兴。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是被夜风吹久了。
兄妹三人进了屋子,暖黄的灯光下,简陋的屋子显得格外温馨。
墙上贴着几张奖状和年画,角落里的小方桌上摆着还没收起的碗筷。
李安一屁股坐在炕沿上,长长舒了口气,他脱下沾满灰尘的布鞋,揉了揉发酸的脚踝。
小雅麻利地倒了两碗热水递给他们:快喝点热的,夜里风凉。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玄哥说什么了吗?
李平捧着碗暖手,热气模糊了他的脸:没说什么,就是让我们路上小心。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对了,他让我代他向小雅问好。
小雅的脸一下子红了,手指绞着衣角:玄哥还记得我...
怎么会不记得?李安喝了一大口水,抹了抹嘴,玄哥每次见到我都问小雅学习怎么样、小雅身体好不好。
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煤油灯芯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李平望着墙上父母的照片——那是他们仅存的一张全家福,父亲严肃,母亲温柔,年幼的他和李安站在中间,穿着过年的新衣服。
哥...李安突然开口,声音有些颤抖,你还记得那年冬天吗?爹娘刚走那会儿,你发高烧躺在炕上,我怎么叫你都不醒...
李平的手微微一抖,热水洒了几滴在裤子上。那个冬天,他怎么会忘记?
寒冬,饥饿带走了他们的父母,父亲出去找吃食的那天早上,还摸了摸他的头说看好弟弟,谁知这一别就是永诀。
母亲在得知父亲死讯后,一病不起,没熬过那个冬天。
十来岁的李平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带着年幼的李安艰难度日。直到有一天,他也倒下了,高烧不退,躺在冰冷的炕上奄奄一息。
我当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李安的声音哽咽了,跑到街上想找人帮忙,可是没人敢管。后来碰上了玄哥,他二话不说就跟我来了家里...
李平闭上眼睛,仿佛又看见那个寒冬,孙玄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他家门口。
要不是玄哥喂你吃药,你可能就...李安说不下去了,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
小雅连忙递过一块手帕,李平接过,轻轻给弟弟擦去泪水:是啊,要不是玄哥,我可能就烧死了。我要是死了,你不是饿死就是冻死...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玄哥救了我们兄弟俩的命。
不止这样,李平继续说道,眼神变得柔和,要不是玄哥后来帮我介绍进汽车队,我哪能有这份工作?
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玄哥对我们的恩情,这辈子都报答不完。
李安用力点头,眼泪又涌了出来:我会记一辈子的。等我有了孩子,也要告诉他们,玄哥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小雅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煤油灯的光映在她脸上,照出她眼中闪烁的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