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头三内心不由暗暗地叹了一口气,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抓捕之人没有穿官服前来缉拿于他,应该是有些考量,所以才想秘密的抓捕他。
而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那个一无所有,人生理想只是想吃上一回猪头肉的猪头三了。
此时的他,心中多了许多的挂碍。
自己不但有家有业,小儿子朱允武才刚刚考上武童,他的人生未来无限光明,做为一名父亲,朱头三不忍心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葬送了一家人未来的幸福。
于是朱头三非常顺从的配合前来抓捕的人,未做反抗。
至于猪头三为什么一眼就看得出,前来抓捕他的人是官方的,而不是劫匪等。这就要和朱头三的另一个身份扯不开关系。
朱头三除了明面上是粮店的老板之外,暗地里的还有一个身份,他是白莲教在本地的一名香主。
朱头三这个白莲教香主的身份,还是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他父亲的香主职位,又从他爷爷那里得来。因为每代只传一人,因此朱头三的家人,也并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一重身份。
在大宋帝国奴隶制度下,加入“白莲教”是因为实在没法活下去,穷人和奴隶们抱团的无奈之举。这也是为什么大宋帝国屡屡剿灭不了白莲教的原因。
没想到,大宋帝国居然会将一个地区所有的人,集中送到大明帝国。
自从来到大明帝国之后,穷兄弟们的生活有了非常大的改善。而且官府又严厉的打击,像白莲教这种非法的教会。日子日子变好了,越来越多的穷兄弟们,怕惹事已经纷纷退出了白莲教。
朱头三自从父亲那接过白莲教香主的职位之后。这些年来,朱头三只是利用这个乡香的身份,四处联络教民,为自己的生意提供了不少助力。
因为朱头三的粮店薄利多销,为教内兄弟们少一份盘剥,做了一分贡献。因此有朱头三的联络,白莲教在本地比其他教区要团结的多。毕竟有猪头山从中串联做生意,白莲教的教众能从中得到不少实惠。
这几十年来,朱头三从未组织教民,进行参拜白莲圣母和组织教内活动。
大家反而是以自己的米粮店,慢慢形成了一股类似于商业性质的经济小团伙。
朱头三不清楚,官方是如何找到他的;也不清楚是不是因为他没有作乱的历史,所以官府的鹰犬没有对自己直接公开抓捕。
事实上。
定居在大明帝国这几十年来,好学的朱头三学了不少知识。
他很清楚,在大明帝国这样百姓温饱有保障,上进有奔头的社会里面。
白莲教那种以恐吓为主,画饼充饥的方式,决不能长久。
以白莲教在别处,无法轻易获得修炼法门的地区,传授一些基础武学或术法的方式,也许还有一些吸引力,可是在大明帝国全民布武的大环境下,白莲教根本无法凝聚教民之心。
因此他心里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知道,早晚有一天,大明帝国的鹰犬会找上自己。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天是来的如此的突然。
看来大明帝国那些号称帝国之盾的安全局的鹰犬,并非是教内宣传的酒囊饭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