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军事>梦回宋天下> 394军队改革和杜充升职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94军队改革和杜充升职记(1 / 2)

这样各家就心里平衡了一些,虽然花了钱,但是,至少在高端战力上大家差不多持平在一个水平可不是。

而且宋齐鲁这人虽然操蛋了一些,但是还算是说话算数,收到钱之后,立马同意第二天交人。

人马交接的前一晚上,宋齐鲁本人也终于从大理寺出来了。

他和赵构秘密降临亲兵营营地,把收到的钱拿出一部分当安家费。由赵构挨个亲手交给了亲兵营的士兵,每个人都嘱咐了一句:精忠报国。

第二天,正当刘大衙内兴冲冲的接手120名亲兵营的士兵之后,立马准备将他们全部安插到自己的亲兵之中。

刘光世这边刚安插完,热乎劲还没过去。

结果就收到了枢密院和兵部联合下发的军制改革条例。改“什伍制”为“三三制”。

这也到没什么,反正无论怎么改,他们手底下的兵还是他们的。

至于一心主张抗金的张浚,也是比较赞同这种军制改革的。

因为虽然对整体战斗力的提升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那个参谋制的加入,对基层作战单位的益处还是相当大的。

于是在枢密院老大张浚和文官扛把子吕颐浩二人的联合之下,经过一旬的时间,张、刘、韩三大主力部队的改制终于算是完成。

可是接下来,枢密院联合内阁和兵部。发出来的一份封赏名单那就彻底的图穷匕见了!

这是一份封赏名单,就是之前军演比武中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原宋齐鲁亲兵营的封赏名单。

这些人均官升一级,于现所在部队任职,这些人分别担任连长和排长不等,只有极少数人担任营长职务,再高的官衔就没有。

这也是赵构和张浚商议好的,以防各部极力反抗。

这表面上是温水煮青蛙,实则钝刀子割肉啊!

算计来算计去,终于还是被宋齐鲁跟皇上给涮了!

不过军饷都握在朝廷手中,而且各部主力基本上都聚集在建康府附近。

韩世忠这人性格使然,深受赵构信任和器重,他是绝对不会反的。

张俊手底下也不过才七千多人,而赵构手上却有宋齐鲁的17000保安军,这事儿他还是能掂量出来的。

游离大将军刘光世,手底下兵马最多,也是官衔最高的,同时也是打仗最怂包,最能逃跑的……

也就是这样,赵构和张浚吃定了这群人虽然敢阴奉阳违,但是绝对不敢造反。他们跟杜充部那还是两码事的。

于是,众人也都只能捏着认下这事儿,因为自从苗刘兵变的事儿发生以后,大家都心知肚明赵构会往他们里面掺沙子,只是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来的这么快而已。

他们不敢骂赵构,所以只敢私下里骂宋齐鲁。

而此时的宋齐鲁早就跟赵构闹崩了,带着赵尃和孟太后跑路了。

不满归不满,但是改办的事儿还得办。韩世忠部是第一个完成改编和安插任务的。

其次便是张俊部,这一点他还是能够看清楚形式的。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向来拖拖拉拉的刘大衙内,居然是差不多和张俊部同时完成任务的。

要知道刘光世手底下的士兵可是张俊的两三倍之多的。这就多少让人难以理解了。

相比较于赵构这几大嫡系的待遇,杜充则是可以称作是天差地别了。

虽然因为杜充弃守开封的原因,使得之前宗泽经略两河义军、据黄河之险以守开封的战略全部化为泡影。

没有了开封了牵制,金兵更能放开手脚的处置河北和山东境内抗金武装,虽然短时间内看是迟滞了金兵南侵步伐。

但是长久来看,还是给了金兵充足的时间和条件清理大后方,不仅使得从中原直驱江南的门户大开。

同时,以开封为中心的大片中原地区完全不设防,成为了金人予取予求的囊中之物。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杜充都是这个民族的罪人!枪毙十分钟都不带解恨的!

然后,混球的建炎朝廷给杜充发去的嘉奖函,居然还在大肆夸奖他的功绩。

称杜充为国守卫京都开封的这一年多时间内,是“殉国忘家,得烈丈之大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