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军事>勇奔前程> 016分鼎而立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6分鼎而立上(2 / 2)

袍哥人家出生的杜猛,索性以袍哥命名,对外称袍哥会。卓林蝉继续经营漕帮业务,也不用他名,直接去掉铁霖二字,就叫漕帮了。

要弄清这三大黑帮真正的来龙去脉,还得从漕运说起。所谓漕运,就是利用水道转运粮食等物资。中国历代王朝大多建都北国,南地广阔地域提供给朝廷的消费、俸禄、军饷以及民食,单凭畜力人力运输很难,于是朝廷利用贯通南北水运的条件,即河运和海运,将物资运往京师或是指定地域。

水道不通处,则辅以陆运,这是广义上的漕运。狭义上的漕运,仅指由京杭大运河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从秦始皇开始北征匈奴开启历史上最早的漕运到清代,漕运费用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其沉重的负担。

到了清康巸中叶,兴起于明代的军运制度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即漕运军士由十人改定为一人,其余九人由选募的水手充任。这一制度的演变直接促成了漕帮的形成。根据漕运体制,不难厘清漕帮形成的主要原因:

漕运的水手由军人变成雇佣劳者者,不仅彻底摧毁了原来的军事组织系统及管理力法,而且由此还产生了一种新的雇佣关系。当这种雇佣关系固定下来时,雇佣、退雇、工钱以及雇佣内部的争雇与协调等,也就随之产生了。

由于这些雇佣的劳动者主要来自无业游民,没有家庭或宗族势力可以依靠,自然要抱团求生,一致对外。于是,类似工头的揽头或荐头继之兴起,他们是一船或数船的领袖。招募水手,处理事务,都必须经过他们同意。而水手只负责押运,无权过问船上事务。当初的铁霖漕帮就采这样的管理模式。

这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看似紧凑,实则相当松散,权力很难集中,这就为***、杜猛和卓林蝉分化铁霖漕帮提供了条件。龙虎门、袍哥会和漕帮虽由铁霖漕帮分化演变而来,但管理模式却是自上而下的集权制。

正是由于***、杜猛和卓林蝉都看到了铁霖漕帮存在的弊端,所以他们创立属于自己的帮门时,都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帮规。与龙虎门的开山堂和开香堂相比,漕帮和袍哥会则要简单得多。

开山堂是开山立堂的简称,一般在夜里举行,仪式通常由红旗管事任司仪,龙头大哥升座主盟,迎圣安圣,发出开山堂结拜令,宣读山堂正副龙头、盟证、座堂、陪堂、正印、副印、礼堂、香长、监堂、原堂、新福各位大哥名单,然后盟誓,传三刀六眼令,歃血,赞酒,宰牲,饮血酒,开宝用印,最后由龙头大哥按名单点名盖章,大家道贺,龙头受贺,传赏、谢赏、送客,至此礼成。

仅次于开山堂的收徒仪式开香堂,又名开堂放票。香堂分大香堂和小香堂,前者礼节较繁,必须全堂弟兄到齐,后者礼节较简,只需引进和二三位大爷到场即可。新成员加入龙虎门后,由山堂发给会员证。

会员证上写有内外口号,内号为义重桃园,外号为英雄克立,另外还附有一首诗:锦华山上一把香,五祖名儿到处扬,天下英雄齐结义,三山五岳定家帮。

龙虎门移住滨海后,入帮仪式化繁为简,但要进入龙虎门高层,必须举行正式的开香堂仪式。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