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明开海以来。
海洋已经给大明带来了数之不尽的财富。
听说郑和的远洋舰队回来了。
一时之间整个大明的民间都沸腾了。
因为郑和的舰队。
每一次回来都会带来全新的航路。
而每一条航路。
就等于说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
无数的商人快马加鞭的赶往大明帝国的首都。
目标就是顺天府。
在大沽口码头,翘首以盼的数万军民。
突然不知道谁发出了一声惊呼。
“天边的那是什么东西?”
“是船,是咱们大明的船!”
“普天之下不会再有别的国家能造出这么庞大的战舰!”
“……”
在目力可及的海平面上。
缓缓的升起一片黑压压的舰队。
这就是大明的远洋舰队!
随着一声沉重悠扬的号响。
上百名锦衣卫涌入码头。
同时各船埠也开始了清理工作,准备迎接郑和的舰队。
当天晚上,大明的胡椒、香料等名贵物品的价格应声而落。
远洋舰队刚一上岸。
郑和便激动的从船上跑了下来,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当即便朝着京城的方向快马加鞭。
这一次回来,郑和的感触颇深。
上一次远洋出海时。
整个京畿,还到处都是荒田,甚至还有相当一段官道,都泥泞不堪。
但是郑和这一次回来却惊讶的发现。
在大沽码头外,已经修起了笔直宽阔的水泥路,同时还有一些工人似乎在修着另一种自己没见过的路。
是用钢铁铺成的路!
在水泥路的两旁。
已经有不少嗅到商机的商贩,正在兜售着茶饮、小吃等物。
整个大明呈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
……
……
大明帝国的首都,这几天随着郑和舰队的归来,京城所有的客栈都挤满了过来想要分一杯羹的商人。
朱棣更是亲自出城相接。
郑和被这宏大的迎接场面所震惊了。
京城郊外。
郑和先是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在众目睽睽之下。
郑和径自跑到了程衍的面前。
“郑和代水师两万两千零五十名官兵叩谢程先生救命之恩。”
郑和这一跪,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跪蒙了。
朱棣更是一头雾水的叫郑和起来。
“郑和这一次出海,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郑和激动的看着朱棣说道。
“陛下,臣在重洋之外,发现一块广阔的大陆,但是我们抵达时正好是台风季,多亏了有程先生的航图,我们才避免了全军覆没。”
朱棣跟去过后世的诸多将领之外。
在场的群臣全都被程衍所吓到了。
“连郑和没去过的地方,程先生都有海图?”
“这位程先生可真是神通广大啊。”
“我听说这程先生乃是仙人降世,自然是无所不知。”
“……”
郑和谢过程衍之后,看着一旁的朱棣兴奋的说道
“陛下,这一次臣给陛下带回来几个礼物,还望陛下不吝收下。”
朱棣纳闷的看着郑和问道
“何物?”
郑和缓缓的转过头,看着身后的几名官兵一挥手道
“带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