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魔法>在鬼怪文里当县令的日子> 第211章 第 211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章 第 211 章(1 / 2)

    宋延年多看了两眼。

    这个位置, 这个形状的胎记......

    前几日,东兴楼江面的荷花丛中,那荷花精的脸上便有一个一模一样的。

    周礼大人还画了一副画作, 这画作, 此时还在他的袖里乾坤中搁着。

    ......

    老夏注意到了宋延年的目光,他挪开视线继续看铁勺中的糖稀,并没有很在意。

    曾经,年幼时的他十分的在意旁人的目光, 别人看过来时,他都躲闪着低头,随着岁月的流淌,他是半点不将这事放心上了。

    老夏掂了掂糖稀,继续问道。

    “怎么样,就这么一点了,要什么模样的糖画?”

    宋延年收回目光,他低头看向那点糖稀, 随口道。

    “那便画一只大鹅吧。”

    老夏:“成, 稍等。”

    他晃了晃铁勺, 随即将铁勺搁在炭炉上,炭的余温不断的烘烤着小铁勺, 直把那糖稀烫得如汤汁一般。

    见火候差不多了,老夏又拿了把小刷子, 在那光滑的石板上刷上一层薄薄的油。

    事毕,开始在石板上做糖画。

    宋延年瞧了过去。

    只见他的动作又快又利索,那些图案在他手中就似画过千遍百遍一般。

    他无须思索, 颠了颠铁勺, 如汁水的糖稀自然而然的绘成大白鹅模样, 差多的时候再搁一根竹签子在下头。

    ......

    “好了。”老夏将糖画铲起,递了过去。

    宋延年从袖口中摸出几个铜板,按老夏手指的方向,直接丢在摊子上的一个小竹罐里。

    宋延年多看了一眼竹罐,在它旁边,一盏莲花状的灯笼摆着,那纸张干净,颜色鲜亮,显然是市集里新买的。

    ……

    做完宋延年要的糖画,老夏见铁勺里还有一点糖稀,抬头看了一眼郑二脖子上的小子,索性又画了一只大白鹅递了过去。

    “给娃娃吃吧,不收钱的。”

    “不用不用,娃娃刚刚吃过糖了。”郑二推辞。

    老夏直接将糖画塞到郑易鸣的手中,不容分说道。

    “我知道,你们家两个娃娃,你方才只买了一个糖人。”

    “这一个糖人两个娃娃哪里够吃,拿着拿着,这是麦芽做的糖饴,小孩吃了没有坏处。”

    宋延年瞥了一眼过去。

    哼!

    这个老丈偏心!

    他手中这个花钱买的大白鹅中规中矩模样,郑二家小子手中的那个却威风得厉害。

    大白鹅的翅膀扑棱,脖颈又细又长,瞧过去便是追人叨人时的凶悍模样。

    宋延年看自己手中的这只:……

    这小模样是鹅崽崽吧。

    ……

    郑易鸣接过糖画,喜笑颜开,“谢谢爷爷。”

    “哎哎!”老夏咧开嘴,同样一脸笑模样。

    “这糖画大个,回去要和妹妹一起吃啊。”

    郑易鸣重重的咬下一口糖画,“好!”

    老夏欣慰:“乖孩子。”

    “和妹妹要一直好好的,做哥哥的要让着妹妹。”

    他一边收拾摊子,一边嘟囔了两句。

    ……

    宋延年看着面前这个老汉忙活。

    他摊子的家当便是装着炭炉的长柜子,另一头是小马墩以及石板等杂物,一根宽口的扁担便将两头挑起。

    “走嘞!家去了。”

    临行前,老夏回头看了一眼宋延年,开口道。

    “要吹糖人的,明儿赶早哈。”

    “好,多谢老丈。”宋延年点头应下。

    随着扁担两端一上一下有节奏的晃动,老夏那有些佝偻的身影走进夜色中,一个转角便不见了踪迹。

    ......

    郑易铭吃得欢快,糖渣子簌簌的往下掉。

    郑二嫌弃的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将上头的糖渣子扫下,不满道。

    “凑小子,你这嘴吃东西怎么还漏风啊。”

    “这可不成,你奶奶都说了,这样子吃东西会漏财的!”

    郑易鸣才不睬他爹说的漏不漏财,他一口嘎嘣的咬一下,吃得可欢快了。

    “才不会,奶奶说的,我这叫大嘴能吃四方财。”

    宋延年忍不住笑了一声。

    有理有理!

    “歪理!”郑二受不住了。

    他将郑易铭从自己的脑门上摘了下来,随手往地上一搁,又扫了扫自己的脑袋。

    “受不了你这个小子!”

    “回头爹的头上爬虫子了,我就找你算账!”

    ……

    郑二侧头看向宋延年,不好意思道。

    “唉,这小子都快被我宠坏了。”

    “不会,挺可爱的。”

    宋延年瞧着郑易鸣吃得欢畅,便将手中的小白鹅也递了过去,笑道。

    “给你,这个给妹妹吃吧。”

    郑易鸣抬头觑了一眼他爹。

    郑二大手摸了摸他的脑袋,没好气道。

    “看爹做什么?”

    “收到别人的东西要说什么?”

    得到允许,郑易鸣雀跃的接过了宋延年手中的糖画,中气十足道。

    “谢谢哥哥。”

    有了这个新的,夏爷爷送的糖画,他就能一个人都吃掉啦!

    想到这,郑易铭整个小人周围都环绕着欢喜的气息。

    ……

    宋延年好笑,“难怪方才那老丈这般喜欢你家小子,是怪可人疼的。”

    “哈哈。”郑二笑了下,不忘谦虚道,“哪里啊,就是浑小子一个,不过他的脾气还可以,懂得爱护家里的小妹。”

    半晌后,郑二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叹息道。

    “我瞧老夏也是看重我家小子这点,不然就他那埋汰调皮的模样,谁喜欢他哟。”

    “老夏最喜欢爱护妹妹的哥哥,每次是兄妹的两个娃娃过去买糖,他的脾气都会特别好。”

    宋延年侧头看了过去,“哦?”

    郑二的目光停在路边的一盏灯笼上,回忆道。

    “这事都过去好几十年了,我也是听我老娘说的。”

    “这老夏啊,他以前有个妹妹,你也瞧见了,他脸上有个大红斑,现在这老菜帮子的脸上有胎记还不怎么要紧,这小娃娃时候面皮嫩,这红斑就愈发的显眼。”

    “别看老夏现在好像不在意的模样,我听我老娘说了,他以前可在意这个斑了。”

    “那时,他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都是他那妹子陪他玩耍,又带着他一点点的走出家……”

    “听说是个凶巴巴又泼辣的姑娘,比前些天的马氏还凶,马氏那是花钱找人出头,老夏那妹子是自己拎着根扁担,直接就冲过去了。”

    郑二叹息了一口气,“就是好姑娘不长命哦。”

    宋延年诧异:“出什么事了?”

    郑二左看右看,见周围没什么人了,这才小声道。

    “我也是后来才想起来,就是宋大人你说的那样啊。”

    宋延年不解。

    郑二:“嗐,那天夜里,我不是扛着马氏家那白脸的相公吗?大人您说了,我那说不定便是谋杀。”

    他急急的摆手,“当然,我是绝对没有干这事的想法。”宋延年点头,“成,这事我知道,你继续说。”

    郑二放下心来,继续回忆道。

    “我没做过这事,但四十多年前,真的有人将人捆了大石头,划船到江心,扔在了那片江里。”

    宋延年:“是方才那老丈的妹妹?”

    郑二点头,“那天听大人那么一说,我就觉得耳熟,回家后便一直想着这事,这两日和家里小子来买糖人,见到老夏,我就记起了这事。”

    “那时我还没生呢,都是听我老娘说的。”

    宋延年:“凶手被抓到了吗?”

    郑二点头,“抓到了。”

    “说来那姑娘纯粹是出门遇恶人,倒霉了。”

    “他们邻居家的婆娘品性不行,趁着自己相公去外地办差,她便和别的汉子胡来,这姑娘去隔壁借针线,事情就是这般巧合,她正好撞上了这一幕。”

    “青天白日的,那贼汉子推开人便跑,慌的连鞋子都跑丢了……邻居的婆娘跪下求人。”

    “老夏那妹子还傻眼着呢,这还没有说话,先头跑人的贼汉,捡了柴房中的大木棍,又折回来了……”

    “就这样闷棍一下去,人当即不省人事。”

    “那两个奸夫□□心狠,也不管还有没有气,就这样用麻袋一捆,趁着夜色,麻袋里捆了大石头,划着小船到江心将人丢了下去。”

    郑二惋惜:“那害人的恶婆娘还挺聪明的,她特意将老夏妹子的衣服留了下来,寻着黄昏看不大清楚的时候,穿上老夏妹子的衣服,手中拿着个大包裹,特意从有人烟的地方快步走过去。”

    “她是个还未生养的年轻妇人,身形乍一看和老夏妹子相似,有她在那里搅浑水,当时很多人都猜测,老夏那妹子是跟着别人走了。”

    郑二撇了撇嘴,“其中说得最厉害的便是那邻居婆娘了,她还煞有介事的编排了些事,犹犹豫豫一副不知道该不该说的模样。”

    官府找不到证据,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盖棺定论是私奔……

    郑二叹息,“就老夏一个人不肯相信......”

    “因为那婆娘说的那些似是而非的话,老夏便盯上了她。”

    “这偷了腥的猫怎么会吃素,果然,才过了十来天的时间,那婆娘和她那贼汉又缠上了……”

    “事后,两人随口间便谈起了老夏妹子那事,被守得眼珠子都是红丝的老夏当场捉了个正着。”

    郑二想起他娘说的,当初那老夏就像是地里冒出的恶鬼一样,直把两个赤果果的人打得半死不活。

    郑二庆幸:“还好当时府衙里的大官是个好的,老夏这才没出事,唉,但是老夏那妹子的尸骨,那是怎么的也捞不到了。”

    宋延年想起东兴楼旁的梅江。

    放眼过去波光粼粼漫无边际,江面平静,底下确实暗流汹涌。

    那样的地方扔下一个麻袋,回头再去找,谈何容易。

    想着荷花精面容上和老夏一样的胎记,宋延年有了几分猜想。

    郑二带着小子郑易鸣和宋延年挥别。

    “宋大人,夜黑了,我就先家去了。”

    宋延年:“去吧,孩子也困了。”

    ......

    郑二走后,宋延年抬脚往前走。

    夜渐渐的深了,长乐坊里的小摊贩或挑着担,或推着小车,陆陆续续的家去了。

    散心的百姓也踩着清凉的夏风,带着愉悦放松的心情朝家的方向走去,中间夹杂着小儿娇憨赖皮的声音,以及母亲温柔的絮叨。

    夜色既静谧,又带着无限的温情。

    ......

    宋延年沉吟了片刻,想着老夏摊子上的那盏灯笼,转了个身,朝梅江江畔走去。……

    江畔的堤岸上搁着一个扁担和长柜,那是方才做糖活儿老夏的家当。

    宋延年:果然。

    这是来放河灯了。

    他继续往前走。

    越过河堤,在一片青葱郁郁的河草旁,头发花白的老夏半蹲着,他的背影瞧过去有几分的佝偻。

    在他的手边有一盏河灯,河灯是荷花的造型,中间花蕊的地方摆一根矮胖的白蜡烛。

    老夏点了蜡烛的烛心,烛火颤颤巍巍的跳跃了下,随即就在荷花花瓣的保护下稳住了光芒。

    白烛涓涓的流着烛泪,豆大的光团照亮了这一片漆黑的水域。

    宋延年的目光跟随着流水中的荷花灯。

    在民间,放河灯除了许愿,便是寄托哀思。

    传说流水都是相通的,在水天尽头连接着阴间的冥河。

    因为人世间亲人真挚的思念,便赋予了河灯穿梭人世和亡者之地的能力。

    老夏照例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这才捶着发麻的腿站了起来。

    看到宋延年,他面上闪过诧异。

    “公子可是有事?”

    他摆了摆手,走上河堤准备去挑担。

    “还是要吹糖人吗?明儿赶早,要是实在早不了,我给您留几个糖团吧。”

    宋延年:“老丈误会了,明儿我会早点到长乐坊买糖人,我找您,不是了为了这件事。”

    老夏有些意外,“那您这是?”

    宋延年将拿在手中的荷花图递了过去,示意老丈打开。

    老夏觑了宋延年一眼,面前这人一身青衣长袍,虽不似京师那些贵公子那样一身华服,但他也瞧得出,这人气质不凡。

    甚至更为出众!

    这样的人,没有必要戏耍他这个老头子。

    ……

    老夏将有些湿的手在身上擦了擦,迟疑的接过宋延年递来的画,一边摊开一边嘟囔道。

    “这是......”什么。

    话还没有说完,在摊开画的那一瞬间,他一下就僵住了。

    宋延年手中的烛灯将画照得很明亮,老夏一眼便看清了画作。

    他的视线死死的盯着画中人的脸颊,尤其是那形似红莲的印记上。

    不过是片刻时间,老夏便老泪纵横了。

    他浑浊的眼有两分失神,喃喃道。

    “是小妹......这是我的小妹啊。”

    虽然已经四十多年过去了,但他仍然记得小妹的音容笑貌。

    “哥哥别怕,你脸上的红斑一点也不丑......”

    “你瞧它,就像一朵莲花似的,莲花多好啊,寺庙里,神仙的屁股下坐的也是莲花呢。”

    “小妹不可乱讲!小心奶奶听到了打你的嘴巴!”

    “好吧好吧,是我说错话了,不是屁股,是祂们座下的宝座。”

    “……”

    “……哥哥,是他们乱讲,咱们出去玩啊,一起去买糖人,你吃大个的,我吃小个的就成。”

    ……

    老夏的手都抖了,想起过往小妹稚气的话,又是好笑又是怀念,失神的喃喃。

    “我家的小妹最好了……”

    “她说了,要是有下辈子,换她来长这个红莲,她一点也不怕丑......村子里张家婶婶生娃娃的时候没了,小妹吓得厉害,哭得也厉害。”

    “后来,张家婶婶家的大兄来了,哭得昏厥过去,小妹瞧着瞧着便不哭了,回来安静了好些日子。”

    “后来,她就同我说了,女娃娃成婚后要生娃娃,说不得她会比我没得早,她不想见到我像婶婶家的大兄那样伤心。”

    那时他听到这话呸呸呸了好几口,骂小妹胡乱的说话。

    小妹委屈,她说要是自己再投胎,一定会想法子让家里人认出她的。

    老夏褶子脸上无声的淌着泪水。

    原来小妹,真的想出法子了。

    这和他一模一样的红斑,就是小妹在告诉他。

    她回来了......

    想到这里,老夏自责不已。

    “一定是我那时候呸得不够用力,小妹这才早早就没了。”

    是他,都是他啊。

    ……

    宋延年听得心里酸涩,安抚道。

    “老丈,这是恶人行恶事,跟您没有关系的。”

    老夏拿袖子擦了擦脸,又就着烛火去看这副画。

    宋延年见状,便将宫灯提起凑近一些,让他瞧得更清楚。

    老夏仔仔细细的又看了看这画作,不住点头道。

    “是我的小妹,一定是她。”

    “你瞧她的眼睛,我小妹就是这样子的眼睛。”

    说着,他的声音有些抖。

    “小妹她,她更漂亮了,傻瓜,长着这红斑作甚?”

    “好好的姑娘家……长着这红斑作甚?”

    他越说,越是伤心起来。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