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瘦瘦小小的身影原来竟是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小孩,穿着一身跟安邦差不多的破烂衣服,可能是没有钱剃头,长长的头发蓬乱如鸟窝,挡住了半个同样脏兮兮的小脸,只能隐约看到头发下隐藏的那双眼睛,明亮中透着一抹狡黠。
挺翘的鼻子此时因为刚才的奔跑,略有些急促的翕动着,娇小的嘴唇不说话时却总是紧紧的抿着,显得十分倔强。
安邦这会正在接收副本传递过来的身体原主人的记忆,反应不免有些迟钝,加上小孩跑过来的太突然,还一边说着一边递东西过来,下意识就想伸手接过。
只是小孩递出的手却和他擦肩而过,递给了他身后伸出的一个更小的手。
安邦身体不由一僵,这才明白自己搞错了。
回头看去,就在自己身后靠墙角处,居然还有一个更小的小孩。
这小孩看起来只有三、四岁的样子,身上的衣服明显是捡得不知道哪个大人的,同样脏兮兮的还非常不合身,但却基本完整,套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再用一些破布条稍微系一下,还是能勉强保暖的。
能看得出小孩曾经是扎着两个童髻的,只是此时似乎是长时间没有打理,童髻也已散乱开来。
黑乎乎的小脸庞上,两条又黑又粗的眉毛格外显眼,即使此时正低着头狂啃那个脏兮兮的馒头,看不见眼睛和嘴巴,但却能从这个小家伙眼角的泪花和啃馒头时的呜咽声中感受到其心中的委屈、不接、迷茫。
年纪略大一点的小乞丐看了一眼安邦僵在那里手,犹豫了一下,从怀里拿出另外半个有些馊的馒头,掰下来一半放到了安邦手里,语气硬邦邦的还带着一点厌恶的说:
“这个给你吃,不要打小丫那份的主意,看好小丫。”
又扭头柔声对安邦身后的小孩说道:
“小丫,慢点吃,别噎着,在这跟爹爹好好呆着,不要乱跑。”
说完不待两人有什么反应,就又急急忙忙从小巷中跑了出去,看了看四周,就向着一个方向跑走了。
此时的安邦刚刚消化完副本传递的记忆,才明白,这里是古代华夏世界背景,朝代应该是宋朝。
他的名字叫做安不凡,而刚才跑出去的小女孩——那竟然是个小女孩——和身后这个更小的,都是他这个身体的女儿。
曾经安不凡也是出身书香门第的读书人,家境颇为殷实。
只是从小只知死读圣贤书,却完全不懂人情世故和人心险恶。
在父母都去世无人能管束他之后,就迅速被一群狐朋狗友带坏,染上种种恶习,开始败坏家业。
不过这也就罢了,所有的书香门第,之所以能诗礼传家,都是因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能支持子弟不事生产专门读书。
安家自然也是如此,在城外有千顷良田、众多佃户提供蚕丝和粮食,在苏州城内则有两间绸缎铺、三间粮铺用来销售,每月进账足有千多两银子。
所以即使安不凡吃喝嫖赌样样俱全,但只要他还没有失心疯,自己断了自家这条源源不断的生财之路,总能这么逍遥的过上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