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东还是非常高兴的,现在好了,赵卫东重生后,家里的钱也多了,母亲再也不要去,那么省吃俭用。
精打细算了。
因此做的事也少了很多。
只是随着职务的提升,单位的事情多了不少,但是不管怎么说,家里最忙的还是老妈,洗衣做饭都是母亲在忙,只是现在父亲做为副省级的市长,深港这个现代化的城市都要他管。
工作也特别繁忙。
基本上没有时间,帮母亲做家务,还好母亲在银行工作,是担任副职,工作还算是比较轻松一些。
“老妈,我回来了。”
赵卫东非常高兴的叫道。
“儿子,回来了,你让你弟弟带你去,你自己的房间,东西收拾一下,就下来准备吃饭。”周秀英非常开心的心道。
看到家庭的巨大变化。
也让她不由她不高兴,原来在河西公社的时候,住的确实非常简陋,两间单间,一个破旧的厨房,现在有单独一座别墅,居住条件改善了非常多,虽然都是政府的房子。
其实她很清楚。
说是政府的公房,其实都是儿子出的钱。
自己这个儿子太有出息了,这么会赚钱,光是捐款都捐了几十亿了,听老赵讲儿子还给了,几百亿的无息贷款。
给市政府发展国营骨干企业。
周秀英自己是银行干部,她很清楚如果自己银行,贷出这么多的资金,每年的贷款利息就十几二十亿了,这也是等于捐出利息给市政府,还有儿子向市政府购买的几万亩土地。
给的土地出让金。
也是高得离谱,给市政府增加了数十亿的收入。
有儿子这么多的钱支持,深港建设才能如此日新月异,才能这么快就有这么多的人口,现在的城市人口。
已经接近300万了。
而且自己的老赵现在已经是,副部级的领导干部了,只是自己现在跟老赵的差距有点大,虽然有点遗憾,自己这么多年还是个处级,但是能够调到一起,比什么都好,一家人又能够在一起了。
也总有一个人要做出牺牲的。
老赵现在是市里的主官,事情非常多。
根本照顾不到家庭,那家里的事情自然要自己承担,也只有把老赵照顾好了,也算支持他的工作。
还好小儿子也长大了。
大儿子今年也要,走上工作岗位了,而且在学校就是副处,这特别让她很有成就感,自己的儿子才刚出校门,就已经是副处了,跟自己仅差半级,要知道自己工作已经26年了。
他还有博士学位,参加工作后起点很高。
小儿子学习也一直很优秀。
今年的高考,也不需要自己操心了,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圆满,这让周秀英特别的高兴。
不一会儿。
赵卫东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后下楼了,最后几个人还是在等父亲赵国钧,虽然说马上就要过年了,可是赵国钧的手上的,事情还是有很多,就一直忙到六点半多才回到家里。
等到赵国钧回家。
家里才算是正式开饭。
今天虽然离过年还有二天,其实也就算是一天了,因为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今天虽然不是过年。
但是今天是全家人。
少有齐聚的时候,所以周秀英,还是把菜肴,准备得还是很丰盛的,现在周秀英也非常习惯了,每次煮菜的量特别足,因为每个人的胃口都很大,平常的饭菜根本不够吃。
因为每个人都是过去两到三份的饭量。
现在的深港特特区。
特资特别丰富,跟香港有得一比,因为还有大量的,香港市民居住在这里,还有很多的外资企业人员。
也生活在深港。
而且特区的物价特别便宜,当然这是对于香港居民来说的,因为他们多数都在香港工作,工资跟国内相比,高得非常常多,深港的国内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
工资虽然是比内地高了几倍。
但跟国外的相比。
还是差距很大,因此特区的物价,虽然比内地高不少,但相对于他们的工资收入来说,并不算高。
所有到深港特区工作的干部职工。
生活水平还是很好的,但是对于香港和外资企业员工来说,生活费用就十分低廉了,这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大量的人口不断向深港流入,相信五至十年,深港的人口有可能超千万。
到那个时候。
深港市就是货真价实的国际大都市了。
因此现在深港的物资非常丰富,想买什么东西都有,也没有任何的票证限制,这给周秀英带来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