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了西安,正好听说一起事件——有人跳崖自杀。自杀的是一个伪教徒,也是一个赌徒。这人输光家产以后,便想着向他心中信奉的神求助,他寄希望于他的神,在求救果后想到了以死胁迫。他通过朋友圈向他的神传递渴望,朋友圈只有他和他的神能够看到,上面写着:你若再不出手,我就只有去死。看来,他不光相信神的存在,还相信天绝人之路,因此学会了以生命相要挟。也许,跳下去的一刹那,他才知道,向他的神示威毫用处。
张海潮去了苏州。苏州人挤在上海和南京之间,人家生活工作有自己的节奏。他羡慕苏州人,守着江南园林,守着小桥流水,那生活是真的惬意。
四川有一个城市叫乐山,乐山大佛的乐山,张海潮也顺道一游。乐山人会吃,一到晚上,夜市上相当热闹,夜市上的小吃虽然说不出有什么特色,但吃着舒服吃着可口。张海潮感受乐山人的生活,认为小城市也真的很不。
张海潮读到三本书,《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被称作茶人三部曲,用时半月读完,浓缩下来他发现,一年的时间应该放到一生中去看,一个人的一生更应该放到三代人的荣辱兴衰中去对比,在历史中,一个人太小,在时间面前,一些短暂的困难更是不值得一提。并且,读书读进去,还分走了张海潮的注意力,他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他读了莫言的《生死疲劳,既是奔着莫言的名气而去,也是为了看一看作者见到过的人是怎样生和死都疲劳着。然而,莫言写得幽默诙谐,再悲惨的命运也不过就是重新投胎生而为狗、牛、驴、猪。张海潮看着看着却在里面看到了另一种意味,西门闹仇恨不减,则投胎不完,这是因果。
张海潮在休息期间还到网上浏览,主要是一些论坛,他看到有网赌*、网贷*、借*、借到*、帮助*……他看到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和他一样。他和其中有些人聊熟,主要是想看看他们的处境。一个四川的小学教师,应该也是网赌,欠了外债,而同时,另一个朋友,也欠他钱。他被债主逼到抓狂,同时也把朋友逼到抓狂。朋友不断给他承诺,下午6点,晚上10点,明早8点,周末见钱。凡此种种,张海潮猜测,全和赌有关。张海潮旁观者清,告诉他不要再抱希望,因为自己曾经也和这人一样,不断给人承诺,却一直法实现。赌博的人,哪有什么原则和底线?一个东莞的小伙儿,网赌输掉四百万,家里帮他还掉两百万。他不敢回家,一直在城市游荡,就想找一个路子,盼望着能一夜暴富,甚至混迹于酒吧门口,寄希望于碰到一个富婆,他梦想着能英雄救美。直到有一天,他一整天都没有吃饭,因为没钱。他找张海潮“借”十五元,十五元刚刚能买一碗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