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期,农村服装还是主流的一身蓝色,上衣蓝色大褂,下身蓝色裤子。脚上不是解放鞋就是粗布鞋。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到这座18线小城。
米栗虽然骨子里是爱美的,但是条件不允许,手里暂时还没有足够的钱。店里需要存一些钱,用作流动资金。
原主也是个爱打扮的,审美还行,米栗上学去的这一天,穿了件自己买的白色衬衫,外面罩了一件暗粉色的外套褂子,下面是一条深色的裤子,一双黑色布鞋,背上时代特色绿色斜挎包就去了学校。
门卫大爷早就和米栗熟悉了,他可是吃了小米快餐的肉包子。
高三(二)班,米栗来到了教室门口。
张老师也是卡着时间来上课的,一眼就看到门口站着的姑娘。心里正疑惑着呢,自己班里也没有这号人呀。
直到米栗冲着他打了招呼。这才反应过来,这是,米栗。
这可不是张老师记性差,短短一个月,米栗可不是那个面黄肌瘦,还带着丝病态的瘦弱丫头了。
这一个月期间,米栗可不是只干了卖鸡蛋、开店这两件事,她自己注意锻炼,每天早起都会拉伸运动一下。
吃的也是和以前有着天壤之别,营养均衡,又注意运动,米栗还把原主那一头及腰的长发给剪了,营养不良的头发,没有光泽,属实也是不好看。
干脆剪了。
现在的米栗,唇红齿白,眼睛里能看到星辰大海。有了青春期少女独有的活泼,灵气。干净利落学生头,包裹着白皙小巧的脸蛋儿,温柔清爽,又带着满满的学生气。
脖子纤细白皙,隐在了白色衬衫里,少女发育良好的躯体,搭配干净整洁的衣服,让人看了就再也移不开眼睛。
“老师。”米栗的招呼声,喊回张老师的思绪:明明普通的发型,衣着,怎么这个米栗穿起来就这么的,这么的,不一样。
张老师也不纠结了,总之就是好看,不像这小县城里的女娃。倒是像,他在百货大楼里的电视机上看到了大城市里的女人。
张老师领着米栗进了教室,向同学们介绍:“这是咱们班来的插班生,米栗同学。大家鼓掌欢迎。”
早在米栗站在班级门口时,教室里的学生们就发现了。班里的早读时间一半都在讨论这个漂亮的学生。也有几个学生认出来这是学校门口“小米快餐”店的服务员。
哗啦哗啦的掌声过后,张老师让米栗做一个自我介绍。
米栗也是大大方方的走上了讲台:“同学们好,我叫米栗,相信有同学认出我来了,校门口的小米快餐店就是我家开的,欢迎同学们中午去吃饭,今天打折哦!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和大家一起学习的。”
这种时候,米栗也不忘给自家小店打广告。
“好的,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上课了,米栗,你就坐到齐超旁边的空位置上吧!”张老师开始安排上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