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其他类型>毁缅据点> 第55章 战术讲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章 战术讲解(1 / 2)

“在全军中,挑选出成绩最好的两名射击速度最快、准度最高的成员,这两名成员只需要每星期进行一到两次体能训练,剩下时间都用于狙击射击”,“也就是说,我们在你们之中,培养出两名狙击手。”

话音落下,所有人话,换做是以前必定是炸了锅的一堆话,但是现在这支小分队的纪律性极强,只是在心中暗自感叹,自己需要加把劲训练,争取当狙击手。

今天,陈芃健将所有人叫到教室,给他们讲我军用于解放战争的一道名战术——围城打援。

“我们都知道“围魏救赵”,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之一,孙膑围攻魏国目的不在攻城,而是解赵国的危局,是战场上很妙的一种打法。今天想说的是,古人有“围魏救赵”,今人则有“围城打援”,国共内战前期,解放军对于此战法是运用自如。

什么是“围城打援”?

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围攻城市,攻打援军。最早于土地革命时期,这就是红军惯用的一种基本打法,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更加游刃有余,以至于解放战争中后期,国军屡次“上当受骗”之后,看到解放军进攻大城市,甚至故意不派援军,就是不给你“打援”的机会。

所谓“围城打援”,在国共内战中,指我军包围城市目的不是要夺取城市,而是想吸引援军,然后在城市外围歼灭援军,这也符合毛泽东等人,在解放战争中一贯倡导的军事思想:最重要的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不过这个战法也不是那么容易上手操作的,有很多细节需要把握。

比如,包围哪座城市才能吸引更多援军,也就是如何选择“诱饵”城市?比如,敌人援军真赶过来了,应该在哪个地方拦住援军展开击杀?再比如,包围城市要如何做到“以假乱真”,既要大规模攻城来迷惑敌人,又要用兵适度来保留实力以便打援,这个度应该怎么把握?

宜川战役,围城打援典型案例

首先,在如何选取“诱饵”城市的问题上,古人早就给出答案了,叫“攻其所必救”。

这里的“所”指的是要害城市,意思是你只要进攻敌人的要害城市,那么敌人必然会派兵来救援。这里的要害城市有很多类型: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