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四夷,无不处处显示自己思维上的优越感,和穿越者对前朝的一种蔑视。
太急了,即使把现代社会所有的治理理念和方式,都一股脑给嫁接过来,不堪重负的当朝也将立即奔溃。
事实也是如此,这些年连续不断地折腾来折腾去,王莽的理想非但并未实现,而让自己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就拿和匈奴的关系,本来这次匈奴老单于死了,新单于派使节前来,这位使者是当年王昭君的女婿须卜当,是来签订和平协议的。
人家派使节到你这来议和,你到好,开打,这不莫名其妙吗?
前次几十万军马没能打成,这次务必要一举歼灭匈奴,了结王莽要四海臣服于他的心愿。
但是这次更不堪,一上来,国库就空虚了,打仗是要消耗钱粮的,哪里来这么多钱粮支持皇帝的东征西讨。
“没钱没粮?没钱没粮有的是办法。”
说王莽不是一般人,此时他的想法真是聪明,非但聪明,还是一石数鸟之计。
打仗前线没马,这可不行,他立即下令,朝廷的官员,按照级别大小,皆要向朝廷捐献马匹,一般县里最小的官员,都要每人三匹以上,然后官越大,捐献的越多,一般到了省部级,没人都可能要捐献上百匹。
王莽心想,平素你们这帮人吃着碗里的,眼睛望着锅里的,一个比一个赛着爱国,现在国家要你们捐献点马,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但捐马,平时一个个叫着,国家开战,捐出一年工资的,现在给你们这些机会了。
这样一来,那些贪官们还好,好呀,捐就捐,赶明儿我从其它地方就捞回来。
反而是那些平时奉公守法的清廉官员,本来就没有外快,现在要自己一下子拿出那么多,有的实在拿不出,只得辞去官职。
一个为国家捐马的政策,让大量清官丢了职位,王莽大概自己也没料到。
第二件是筹措钱粮,按照各家奴婢数量,每个奴婢缴纳税钱三千六百,当然这是要那些大户人家交。
当时的情形,整个国家有近十分之一是奴婢身份,虽是奴婢身份,但计入各家主人财产。
这强行收奴婢税一来,于是有些主家为了逃避此税,便将那些老弱病残幼的奴婢,统统赶了出去。
这些人本来还能有口饭吃,有个地方睡,随即就变得一无所有流落街头。
王莽一招连一招,第三招更是直接对准了最底层老百姓,每家每户,都要交出自家财产的三十分之一给国家,以资国家和匈奴开战。
为了和匈奴再次开战,王莽的政策从顶端到底层,一个不拉下,将所有阶层都得罪了,这就是他傲慢付出的代价。
也许,这一次,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只看着他胡作非为,王莽也许意识到了这点,他突然觉得宣传很重要,一定要社会上有名望的大家,来写歌颂他的赋,以证明大家都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