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源,行辕大帐。
“海寿啊,今天是七月初几了”?床榻上,一个老人略微喘息地问道。
“回皇上,今日是七月十六了”。侧旁一个太监轻声答道。
“七月十六了?计算路程,还要多久能回到京城”?
“回皇上,照此行程,八月中即可还京。”海寿答道。
“嗯,此次出征,也七月有余了。”
顿了顿,继而说道:
“朕已经六十有五了。太子监国有年,政务也已纯熟。还京后,所有军国大事,都交由太子处理!朕就如农家老翁一样,优游暮年,安享余福了。”
“把朕这句话记下,还京后,就由礼部晓谕太子,昭告天下”!
“臣等遵旨”。
“杨学士,你起自东宫,随侍太子多年。太子宅心仁厚,你日后要尽心辅佐。”
“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圣托”!
“嗯,你们都退下吧,朕有些倦了”!
“臣等告退”!一众大臣,缓缓退出行辕。
海寿帮皇上整理下枕头,又给他盖上薄毯,随即也退到帐外守候。此刻,这个曾经以藩王之位而夺取天下的帝王。这个五次远征漠北而靖边护国的战士也退去了一身的兵甲。此刻,他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静待着后世的评价。在斑驳的历史上记载着他的杀伐果断,记载着他的丰功伟绩。
大帐外,内阁学士杨荣拉住即将要走的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以及金幼孜,使了个眼色,四人随即来到偏帐。
杨荣伸出手右手食指向上指了指,又摇了摇头,随即轻声说道:“要早做准备”!
三人互视一眼,皆点点头。
杨荣又说道:“事情成败,皆在军中,二位要谨慎小心”。张辅和朱勇随即点了点头。
七月十八,榆木川
“让张辅进来”!
内侍马云掀开门帘,走到张辅面前,轻声说道“张大人,皇上召见”。
“朕自感时日多,要去侍奉高皇帝了。恐怕已法还京,你立拟遗诏,传位太子,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身后之事,可与杨荣商议。”说罢,挥了挥手,张辅随即退出帐外。
“皇上,皇上...”内侍马云轻声唤了几下,见反应。
一时慌乱不知如何是好,立即奔出帐外,把在帐外等候的杨荣,张辅,金幼孜叫进帐内。
一脸焦急的说道:“皇上龙驭归天,该如何是好?”
张辅道:“六师在外,京城空虚,汉王赵王又虎视眈眈。若此刻发丧,被汉、赵二王得知,必起祸乱,恐靖难重演啊”。
杨荣道:“此刻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以防祸乱。可循秦皇故事,秘不发丧。”
“同时立即收集军中铜锡,融化铸棺,装殓龙体!”
随后又看向马云“自即日起,营中只留公公一人侍奉,日常膳食,照常进奉,万不可使外人起疑。”马云点点头。
随后又看向张辅:“大人督掌营中军事,切不可走漏消息。今夜我便和海寿一起回京,禀告太子,速做准备”!
“杨大人保重”。三人同时向杨荣一拱手。
“切记,还京銮驾要慢,不可急切失仪。此时塞外温度低,可保圣体恙,若急切而还,关内炎热,恐怕……”杨荣看了看三人,余下的话并没说出口。
“诸位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