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扭动着肥硕的身子,看了一下二人。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由你们交付南直隶去办吧,不用再上报于我。”
“刚才瞻基遣快马来报,圣驾明日可到京郊,届时大行皇帝驾崩的消息就会昭告天下,你们二位议一下,可有疏漏之处?”
说着自顾自地摇着扇子,看着池水。
杨荣略微思考了一下便答道:“京城防御已经完备,到不足为虑。且明日皇太孙扶圣驾返京,大军归营,更保虞。”
“唯有预防汉王党羽,不能使之尽快得到消息为要。所以殿下应该携赵王率文武百官到京郊迎驾,然后安放到仁智殿,这样一来,文武百官具不得离开,待安放好棺椁后,即使汉王得到消息,也为时已晚。”
杨荣说完,看了看杨士奇。
杨士奇随即跟着说道:“之前五殿下从湖广回来后,汉王世子朱瞻圻也悄悄抵京,这几日京城与乐安之间快马往返频繁,一直在秘密传递消息,但从截获的情报来看,汉王现在还不知道皇上已经驾崩之事。”
杨士奇说完,便不再说话。
朱高炽停下手里的蒲扇,“先不要动他,秘密监控即可。待明日迎完圣驾,我亲自见见这个大侄子。”
“你们内阁先提前议一下给大行皇帝的庙号和谥号,别等到时候手忙脚乱!”
朱高炽说的云淡风轻。
杨荣和杨士奇二人明显感觉到这个太子没有了之前的拘谨和小心翼翼,现在有一种万事皆在掌握中的感觉。
“回禀殿下,适才在内阁,我二人已经和吕大人商议过了,待殿下登基大典结束后,便可公告天下。”
杨荣慢条斯理地说道。
朱高炽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然你们都商议过了,那我这也没什么事了。”
“今天就不留你们在宫里用餐了,实在是家里没啥准备的!”
二人闻言,叩头谢恩,随即退出。
待二人退出后,朱高炽吩咐道:“去告诉一下薛禄,九门戒严。德胜门外,前出三十里,迎驾。”
一个小太监,慌忙退出。
待杨荣杨士奇走到内阁值班房后,一众士兵也随后赶来。
二人相视一眼。
……
八月初十,京郊。
皇太子——监国朱高炽携赵王朱高燧率文武百官在德胜门外列阵迎驾。
“大哥,以前爹回来,咱们都是在内城迎驾,为何此次到这德胜门外迎驾?”
朱高燧拉了拉朱高炽的衣服,小声问道。
朱高炽看了看这个弟弟,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悲悯,同为一奶同胞,却彼此隔心。
父亲不在了,真不知道以后他会不会和老二一样,犯上作乱。
如果他做乱了,自己会不会杀他呢?如果不杀,他会不会和父亲一样,再来一场“靖难”呢?
难道真的要兄弟之间祸起萧墙吗?
一众疑虑,在心里快速的过了一遍,
似乎找不到答案。
或许一切尘埃落定后,他就会安分了吧!或许我对他们好一些,宽松一些,他们也会顾念我这个当兄长的好,安心做他们的王爷吧!
想到这些,朱高炽拉起朱高燧的手,庄重地说道:“父亲已于七月十八日,在榆木川驾崩了!”
朱高燧闻言,顿时愣住了,直勾勾地看着朱高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