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阵容齐整,如黑云压阵,排闼而来。
朱高炽内心有些紧张,而朱高燧却平静异常。
龙辇抵进,朱高炽高声说道:“臣朱高炽率文武百官,恭迎圣驾!”
说罢率先跪倒,身后诸臣也随即跪倒“恭迎圣驾!”
朱瞻基看着跪倒在地的太子爷和文武百官。
立即下马,徐步走向前方,马云、张辅、金幼孜等随后跟进。
朱瞻基高声喊道:“大行皇帝,圣驾返京,百官迎丧!”
原本跪在地上的百官,听到朱瞻基这一声高喊,瞬间吃惊一片,各个低头面面相觑,但却没有丝毫声音。
一时间,文武百官瞬间明白,为何近日京城各城门守卫明显增多,也明白了为何原本随驾亲征的阳武侯薛禄和宁阳侯陈懋会突然脱离大军,先期返京,只可能是得到监国命令,回军防御京城。
而与众臣吃惊的表现不同,太子、杨荣、杨士奇和吕震、蹇义等这帮太子近臣却表现得从容许多,显然是提前知道了消息。
此时,近侍马云双眼通红地走到朱瞻基身前,用着沙哑的嗓音对着百官说道:
“大行皇帝于七月十八日,崩逝于榆木川。”
最后的“榆木川”三个字,是带着哭腔喊出来的!
自古真情最动人,百官闻言,不动容,沉寂片刻,现场哭泣声此起彼伏。
太子朱高炽率先站起身命令道:“大行皇帝棺椁移居仁智殿,明日由内阁着百官商议大行皇帝庙号、谥号、尊号!”
“各军归营,众将入朝,待明日朝会商议抚恤、安置、封赏事宜!”
“四日后,凡在京文武百官,开始服丧。”
声音不疾不徐,却响如洪钟。
说罢,握着朱高燧的手,走到龙辇前。亲自牵着马向京城走去。
而身后大军,也在张辅的指挥下,各自归营。
如云而散,如风徐徐。
京城内,百姓各安其业,店铺营业如常。
棺椁安置在仁智殿后,朱高炽对着身后的众臣说道:“你们……都去忙吧”!
百官闻言恸哭而去。
朱高炽坐在棺椁旁沉默不语,眼神有些失神,而朱高燧跪在棺前一言不发。
朱瞻基扶着母亲,跪在旁边。
良久,朱高炽自言自语道:“这么大个江山,你怎么……说扔下就扔下啊!”
这时马云走过来,跪在朱高炽面前,哭着说道:“皇上在驾崩前,曾说东宫涉历已久,政务纯熟,朕归京后,军国重事,当悉付裁决。朕唯优游暮年,享些安闲余福罢了!”
“并命我等记录在册,回京后,传谕礼部!”
说着,忍不住哭泣,言语中,藏不住的悲戚。
不多时,仁智殿外,呼啦啦涌进来一批妃子,进来后不由分说,跪在棺前便哭。
朱高炽看着这些即将“升级”为太妃的人,心中不知该如何面对她们。
也不知道明日后,会有哪些人会出现在殉葬名单上。
心中纵有不忍,却也只能这样做。
托着沉重的腿,缓缓地离开仁智殿。
太子妃、朱瞻基随后也跟着离开,只有朱高燧仍旧跪在这里一言不发。
内阁中,此时已是忙的不可开交。
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右督御史,站在内阁里,其他五品以上官员都站在外面交头接耳。
杨荣清了清嗓子:“大行皇帝庙号、谥号、尊号由众臣商议,各部尚书携所属部员堂官先行商议,最后集中汇总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