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商量个稳妥一点的计谋策!”
众人仍旧是相视一眼。
朱恒随后进言道:“大王可放心进京,太子重手足亲情,又值此大丧,不会对大王行扣押之事。”
“大王进京后,可拜祭仁孝文皇后,多提兄弟手足之情。”
“太子念及亲情,定然不会加害大王。大王可奏请将世子殿下留居京城,作为质子。一则可打消朝廷疑虑,以表衷心,二则还可让世子打探京中消息,以作内应。”
“再者大王还可上表削减王府护卫,以示绝二心!”
朱高煦闻言:“拜祭母后,自然是要的。将瞻圻留在京城,也符合我意。”
“但削减王府护卫,若朱老大真的同意,那我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朱高煦盯着朱恒,心里多少有些不甘。
朱恒面皮一抽,随后进言道:“大王可拉拢赵王一起上奏削减王府卫队。”
“赵王爷一直在京城,而皇帝驾崩如此大事,却未与大王提前通知消息。要么是赵王爷已经投靠朝廷,要么是他也不知道消息。但不管如何,现在赵王安然恙,且封赏之多,显然是朝廷想用羁縻之法,稳定大王与赵王爷。”
“既然朝廷有此意,那大王主动上奏,请求削减王府护卫,朝廷断然不会同意。”
朱高煦听着朱恒的分析,站起来来回踱步,迟疑未定。
众人面面相觑。
少倾,朱恒也站起来,拱手作揖!
“大王,此计是目前最为安妥之法,望大王勿再迟疑,以致坐失良机。”
其余几人,也站起来。
“大王,臣等赞同朱大人的计策,望大王考虑。”
朱高煦转身看向众人,沉吟少许,随即握拳一拍,像是下定了决心。
“好,既然诸位都认同此计,那本王便进京会一会这朱老大。”
“本王进京以后,山东之事,还靠诸位大人辛苦经营。”
说着抱拳,对众人一拜。
众人一见,赶忙下跪叩拜“敢不用命!”
随即朱高煦看向王斌“就有劳太师替本王写一封入京奏折,奏报朝廷。”
王斌领命后随即趋出。
……
京中,东宫。
“敢问公公,此次乐安宣旨,汉王可流露出悖逆之意?”
杨士奇看着站在朱高炽身旁的马云问道。
马云看了看朱高炽,随即说道:“此次奴才去乐安宣旨,汉王爷颇为倨傲。”直了直腰板继续说道“奴才到王府时,看见汉王在处决几个奴才,回来时才从锦衣卫处得知,那几个人是从京城回去报信的,先前被太孙扣押在京城了。”
朱高炽吃惊地问道:“瞻基?”
马云点点头,“奴才问过了,确实是太孙所为。而那几个人是汉王世子朱瞻圻的奴才,在得知皇上驾崩的消息后,便试图派人回乐安报信,只不过被太孙殿下提前侦知,给扣押下了。”
“奴才到乐安的时候,他们也不过是提前到达不久。”
马云说完便又退后。
朱高炽看了看杨士奇、杨荣和夏元吉三人。
杨荣说道:“汉王早有反意,已是人尽皆知。此次大行皇帝大丧,陛下登基大典,汉王必然来京,届时可将汉王扣押在京城!”
说完又看了看杨士奇和夏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