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其他类型>穿成王婆,开启名著影视之旅> 第2章 假王婆胡乱搓红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假王婆胡乱搓红线(1 / 2)

来者是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头发是妇人髻,已然是嫁人了。

这个年代,这个年纪,肯定是嫁了的。古代有能力单身生活的女人,少之又少。

妇人抬起头来,露出张清秀的脸。

姜回仔细打量,应该是敷过粉,描过眉的,整个人倒是攒出五分资色来。

开口便道:“王干娘早。”

姜回已经在记忆里,知晓对方的基本信息。

她是城里一个林姓账房先生之妻,姓崔,平日里大家都叫她崔娘子。

两口子在一起,也有七八年啦,却一直没有孩子。那姓林的也没有和离再娶或纳妾,多少是有点耐人寻味。

再提一嘴,宋朝女子是不用冠夫姓的。

一直到明清才普遍出现“某某氏”的情况。明朝前中期还会用词隔开,比如:王夫人李氏。

明末清初则直接出现“某某氏”这种现象。

这崔娘子之所以来找她,也是因为之前通过王婆的介绍,与西门庆发生了一些……超越友谊的关系。

姜回也是没料到,这原身与西门庆,原来这么早就狼狈为奸了。

“哟,崔娘子,你来啦。”

姜回继续维持着王婆的人设,一脸褶子地堆笑。

“干娘,病可好些了?”

“好多啦,劳烦娘子记挂。”

说到这里,姜回也不再回话,而是继续笑着看她。

崔娘子也没有觉得奇怪,走上前,凑到姜回耳边道:

“干娘,这几日,西门大官人可有念叨过奴家?”

姜回看了看周围,摊着手:“娘子说笑了,这西门大官人的事,我怎么知道啊!”

她纯粹就是不想把床让出去,哪怕她现在是个五六十的老太太。

可把自己的床让给别人做炮台,还是有精神洁癖的。

谁曾想,她这般与之前不同的姿态,反倒是让面前的崔娘子多想。

崔娘子一咬牙,从袖子里掏出几锭碎银子,塞到姜回手上:

“劳烦干娘与我行个方便。”

姜回也没想到对方会来这一招,这白花花的银子,真是让人心动。

不过,一想到自己的床……

崔娘子见她犹豫不决,便开口道:“到时候,我让大官人多给干娘使些银子。”

姜回一咬牙:“行,成交!”

“那干娘,你看什么时候……”

“明日中午吧。”姜回掂了掂手里的碎银,犹豫片刻回答道。

“多谢干娘了,我先回去啦。”

望着对方走远的背影,姜回将银子揣进自己怀里,正好与进来喝茶的人迎面对上。

来的也都是老客户,自然清楚这里头的小九九,也就开玩笑似的说了句:

“看来那崔娘子也是食髓知味啊。”

姜回干笑两声:“呵呵呵,不就是这档子事儿吗!今天喝点什么?”

“来碗酸梅汤吧!”

“好,你稍等!”

说实话,王婆茶馆的生意也不是那么好,这一天下来,也没有多少流水。反倒是崔娘子给的那些银子占了大头。

难怪王婆从事这么多的副业,不仅当马泊六去拉皮条,还做参与着人口买卖的牙婆。

还是副业来钱快。

循着记忆,姜回找到了西门庆府上。

和剧里差不多,西门庆一张长脸。

由于养尊处优,经常锻炼,在一群歪瓜裂枣中,倒还是有几分英俊。帅哥是对比出来的。

见到她上门,西门庆便问:

“王干娘,这么晚了,找我何事?”

姜回没有绕弯,直接把崔娘子的事告诉了他。

西门庆笑着答应下来,姜回也因此得了一些赏银。

来日上午,姜回没有开门做生意,而是守在外头,给屋里面的两个人放风。

显然,这对狗男女技能冷却太久,现在有使不完的劲。

折腾着她的百年老床板,咯吱、咯吱作响。

姜回坐门口磕瓜子,时不时与过往的人打个招呼。

一个是久旱逢甘霖,一个是烈火遇干柴。

水火相争,难免有些惊涛拍岸之声,水呲火吼之景。

余音袅袅、绕梁三匝,断断续续间,犹如清风送爽,顺着纸窗户,就飞到了外头。

街上路过的人,女子听了,羞红脸,啐了口,低头快步离开。

男子听了,则露出心照不宣的笑。

如果是换作前世,姜回必然会找一个地缝钻进去。现在她顶着王婆的皮,自然是视他人目光。

就像网络对线,顶了个别人头像,谁知道我是谁?爱咋咋地!

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身体素质真不,尤其是西门庆这种还习过武的,半个时辰啦,还在坚持奋斗。

姜回这边,磕瓜子都快把自己嘴皮磕出血。

西门庆这两个肾,真是欺人太甚,要是拿来泡酒,估计还能壮阳。

她这还惦记着人家的腰子,屋里头的动静,也终于歇下来。

没多久,西门庆从里头走了出来,衣冠楚楚的。一脸满足后的倦怠,走到姜回面前:

“干娘,辛苦你了,这些银子你拿着。”

一见到钱,姜回就露出几分真心的笑:

“哪有,老身也就跑跑腿,这怎么好意思呢?”

虽然嘴上说着不好意思,手上的动作却还是不停,迅速把钱接了过来。

掂量着手里的重量,姜回脸上的褶子愈发密集了。

“你简直就是个钱串子。”系统冷不丁地冒出来说。

有了钱,姜回也不搭理它,送走了西门庆:

“大官人慢走!”

她把银子收起,过了一会儿,崔娘子也出来了。

见其衣裳穿戴整齐,就是发髻有些偏乱,还有几缕青丝翘了起来。

不过面色倒是比之前红润不少。

她用有些沙哑的嗓音道:“干娘,我先走啦。”

“走吧走吧,下次再来!”

等人都离开了,姜回也没有回去,继续坐在外面嗑瓜子。

宋朝好像葵花籽没有引进?不过电视机里是有的,也可能是南瓜子呢?

后来的电视剧,整得好像瓜子就是中老年妇女的标配似的,磕一颗,就解锁一点八卦技能点。

现在是夏末,天气热,街上行人也不多,一道清脆的童声传来:

“脆桃,脆桃,新鲜的毛桃!”

姜回定睛一瞧,哟!这不是那郓哥儿吗?不卖梨,改卖桃了?

就是那个未来,和武大郎一起沿街叫卖,最后告诉武松真相的小孩。

姜回贼眼滴溜溜一转,喊道:

“郓哥儿,我买点毛桃!”

“好嘞!”

郓哥儿拎着篮子小跑过来:“王婆……干娘,要多少啊!”

对于他的称呼,姜回也不在意,电视剧里这孩子与王婆也不太看得上。

“给我称两斤,多少钱?”

“六文。”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