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回给了钱,就只见郓哥儿探头探脑地往他店里看,嬉笑道:
“王干娘,我刚刚大老远,就见到崔娘子从你这里出去啦,又有什么事?”
姜回故作愠怒,横了他一眼:
“小孩子家家的,社会上的事少打听!”
郓哥儿依旧不死心:
“那天气这么热,你为什么不进屋,待在门口做什么!”
姜回摸了摸毛桃,舒了一口气:
“我在等战场冷却。”
郓哥儿不明白她的意思:“胡说,屋外头不比屋里头热?”
姜回点头:“屋里头现在正热呢!”
“那能有大街上热?”
“比东京还热。”
“诶,你个老婆子,你又没去过东京,你怎么知道东京热不热,那可是大宋天子待的地方。”
姜回摇头:“此东京非彼东京。”
“胡言乱语,我走了。”
叫卖声越来越远,姜回也啃起桃。
等她啃完,也该进屋了。
呦呵!这两个家伙真是,搁这标记领地呢?东一滩,西一缕的。
桌上也有!
姜回连忙打开窗户,通风换气,撸起袖子开始清理战场。
一边清理,一边还骂骂咧咧:
“王八蛋,气死我了。”
系统:“怎么,很恶心吗?”
姜回满脸惋惜:“钱拿少了,应该多拿点的。”
系统:…………
一刻钟后,望着干净的房间,姜回满意地点点头。
“王干娘在吗?”
姜回没有表情回复:“在里屋呢!”
他掀开帘子走了出去:“谁呀?”
“是我,县东边的李妈!”
说话的是个四十多的女人,个子不高,倒是胖得很!
脸颊上的肉,都快把五官挤没了。
声音倒是挺甜挺脆的,好像胖子的声音都这样,可能是雌性激素分泌比较多吧。
通过王婆的记忆,姜回明白,刚清理完,就又有副业上门。
这李妈是个寡妇,本来跟着丈夫做屠夫,后来丈夫意外死了,没有改嫁,一个人带大儿子。
可这儿子有残疾,小时候去打栗子,抬头望栗子树。结果栗子壳掉下来,扎眼睛里了,当场瞎了一只左眼。
这孩子随他娘,也胖,应该是遗传的,喝口水都胖的那种。
最要命的是,他个子不高,估计比武大郎高不了多少。
体重大约快三百斤吧,看上去跟水缸似的。
而且从小胖到大的男人,估计那方面也不太行。
之前他妈也利用过钞能力,给他买过两个媳妇,结果都还没圆房就死了,于是就流传出他克妻的传闻。更没有人敢嫁了!
给他做媒,的确有点小难度。
“哟,李妈你来啦,坐坐坐。”
“咯吱~”李妈一坐下,可怜的凳子发出悲鸣。
李妈尴尬一笑,掩饰自己的窘迫,姜回则权当没听见,给她倒茶去了。
“来,喝茶。李妈你今天来此,有何贵干?”
“唉,也没什么事,就是问问,前段时间托我家儿子说的媒……怎么样啦?”
“哟,我当什么事呢,就这事啊……”
姜回打着马虎眼,按记忆里王婆的套路,坐到她对面:
“其实,这事难说!”
李妈皱眉头:“我家开肉铺的也不穷,天天能见荤腥,怎么就没姑娘自己愿意来呢!之前买的也都没了。”
姜回:“其实也不是没有!就是……”
李妈赶忙问:“就是什么?”
“诚意!”姜回一拍桌子,掷地有声:“有个能压的住你儿子的姑娘,人家里要八十两的聘礼,来显你家心诚!”
“哎呦,我的亲娘老子。”
李妈脸色一变,惊呼出声,虽然她继承肉铺这么多年,赚了不少钱,可攒下来的也不多,八十两可不是小数目。
不过一想到儿子,她咬咬牙:“行,只要能成,八十两就八十两!晚些给你送来!”
姜回心里却直呼:“大意了!”
系统问:“大意什么啦?”
“她开肉铺的,多挣钱呐!这么多年也攒了不少,见她这么干脆,应该加到一百两的。”
系统:……
姜回继续对李妈说:“这就好说了嘛!对了,听说你那里,这几天又进了几头新牛。”
话都说到这了,李妈也很上道,连忙表示:
“王干娘只管说亲,等我签了文书,宰了那几头畜生,给你送几斤新鲜牛肉来!婚事要是成了,我以后多给你!”
“好说好说,一定给你办得妥妥的!”
目送着李妈走远,姜回开始检查收集的相关信息,终于在记忆片段里,找到那个合适的姑娘。
不过路途有点远,在阳谷县城外十里地,明天再去吧,顺便归置点计划里要的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姜回拿着个褐色的空麻袋,晃晃悠悠出了城。
一路上,老太太步履蹒跚,走了几里,腿就有些疼了。
“年纪大了真是不好,太累了。”
姜回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继续对系统说:
“统子,你就没有什么大力丸,强身健体丹之类的东西吗?”
系统冷冰冰地回答:“此世界,暂时不提供此类奖励。”
姜回没有多说什么,只能继续用着老人的身子赶路。
好在王婆还是厉害的,毕竟能按住武大郎脚的老太太,也没有太弱。
终于赶在中午,到了目标家中。
此时,一家人正在吃饭,见王婆的到来,非常诧异:
“王干娘,你怎么来了?”
宋朝是最早区分城市与农村户口的朝代,不再有良民与贱民之称,而是分叫“坊郭户”与“乡村户”。
农村户口的这家人,在城市户口的姜回面前,还是有几分拘谨。
“干娘,你要不要吃点东西?”
看着这一家六口,守着几个粗食,一盘馍馍,即使是姜回,也没有要吃的意思。
他打着哈哈:“不了不了,我来啊,是为了你家桂花的婚事。”
王婆之所以与这家人产生纠葛,完全是因为,他们家有个愁嫁的女儿,今年二十三了,都没有嫁出去。
一次进城买东西,就听到了王婆的大名,于是在这挂了信息,希望能把女儿桂花嫁出去。
按理说,古代只有打光棍的汉子,没有嫁不出去的姑娘。
乡村更是从古至今都男多女少,哪怕战争也难以抹平差距。
所以,没有姑娘不好嫁的,只要还有生育功能,就不愁嫁不出去。
哪怕是个傻子,是个残疾,也有人要。
而这桂花情况不同,她不傻,也不残疾,可依旧嫁不出去。
姜回今日刚到,目光往坐着的人一瞥。
心里咯噔一下,总算知道,为什么嫁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