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许元灵连忙拍她的后背:"姐姐慢点儿吃"。
"你这丫头,又没人催你,吃那么快干嘛"。王秋梅把水壶递到她跟前。
半壶水下肚,噎在喉咙里的团子总算下去了。
许沐彤顾不得休息,爬起来去陶罐里拿团子分,馄饨摊主端着分好的团子急匆匆赶回去。
见馄饨摊主忙的不可开交,许沐彤把吃完团子,躺在一边打饱嗝的许元辰抓出来:"走,跟姐一起去摊主那儿帮忙"。
"啊?"
"别多问,帮忙就行,回头再告诉你"。
许元辰头脑发懵地端着馄饨碗,摊主也不把他当外人,使唤起来比自家牛还顺手。
许沐彤和王秋梅则是不停地给新客人补吃完的团子。
几个人忙的晕头转向,收拾了最后一桌客人的碗后,许元辰和摊主累的瘫在凳子上,许沐彤和王秋梅也扶着腰直喘。
唯一不累的,就只有坐在树下乖乖乘凉的许元灵了。
"姑娘,我今天的生意比平时好了三成,你说的合作我答应了"。摊主笑的见牙不见眼。
许沐彤笑着点点头:"比我想象的要好一点,我们今天带来的团子已经卖完了,我们得回去准备明天的东西了"。
"好说好说",摊主摆摆手,继而表情又严肃起来,"我来得早,明天我给你把位置占着,到时候你可别跟别人跑了"。
"那哪儿能呢,做生意讲的就是一个诚信,你就放心吧"。
听到她答应不会跑路后,摊主放心地回去收拾摊子。
其实他刚才说了谎话,今天的生意比平时不是好了三成,而是五成,他备好的馄饨全部都卖出去了。
按平时的速度,他得到傍晚才能回家,这回他收拾完摊子,中午就能赶回去看媳妇孩子了。
摊主笑盈盈地蹲在地上洗碗。
……
中午没有牛车,许沐彤带着家人一起走回家。
回去的路上,她把自己跟摊主合作的事解释了一遍:"我跟馄饨摊主商量了一下,给他的客人每桌都送一碗团子,就说是馄饨摊主以后可能会上的新吃食,现在给老顾客尝一尝。如果有很多客人问他买这个团子,他就答应以后,咱们的团子可以跟他的馄饨一起卖"。
"可是,你怎么确定就一定会有人跟摊主说要买团子呢?"王秋梅问。
问到点子上了。
许沐彤接着说:"因为我一桌只放了三颗,而且是在馄饨之前上的,工人下工正饥肠辘辘,一颗团子怎么够,反而会把他们的馋虫勾出来。
但是馄饨还要等一会儿,那团子就会变得比平时更美味。
哪怕最后吃了馄饨,他们也会对团子念念不忘,想着明天一定要多买点儿团子吃。
而一些原本没有打算买什么吃食的客人,看到馄饨摊送没见过的吃食,也会想着买碗馄饨,尝尝新送的团子,所以馄饨会比平时卖的多"。
这也是为什么馄饨摊主会答应这个合作。
谁都不会拒绝多赚一点钱。
况且她还答应每卖出十文钱,她就给摊主分一文,卖的越多,他分的越多,摊主高兴的很。
也不准备赶走他们了,反而害怕他们明天跑别的地方摆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