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其他类型>转轮圣王> 第1章 初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初见(2 / 2)

赵忍之暗叹了声“真可怜”,便啃着烧饼直接走了。可是没走几步又折了回来,摸出怀里的一个烧饼,蹲下身子递给他道:“烧饼给你吃吧。”小乞丐睁开眼,鼻孔中“哼”了一声。也没有道谢的意思,接过烧饼径自吃了起来。赵忍之看他上衣破了个大洞,寒风往里一灌,身上哪还有点暖气。不禁微微摇头,站起身来走了。走了十几步,终是不忍心,又折返回来。

到小乞丐跟前道:“算了,我今天好人做到底!”说着,先把外面罩着的青衫脱下来,露出里面的灰色棉袄。接着把棉袄脱下来送给了小乞丐:“你穿吧,我家里还有两套。”然后又掏出十几文钱,给他放到铁碗里:“身上就剩下这些钱。明天就是腊八,过了腊八就是年了!早上去喝碗腊八粥,中午吃碗板面,晚上再喝碗胡辣汤,配两根油条。好歹腊八吃一天的饱饭吧,再见!”

只这一小会儿,他冻得不禁打了个哆嗦,赶忙穿好了青衫。拿着剩下的俩烧饼,起身快步向前走。只听背后传来一声懒洋洋的道谢:“好人有好报哪!”赵忍之回头一望,见那小乞丐吃完了烧饼,正往身上穿棉袄。不禁心头一暖,笑着朝他招了招手,然后向细阳大街快步走去。

在街上走了百余步,又拐进一条民安街,街头就是一家“钱氏药铺”。赵忍之对着正在柜台忙活的一个少年道:“小安,你好了没有?城门快要关了,咱们得快回家了!”那少年一副老实憨厚的样子,抬头笑了笑:“马上就好!”赵忍之把手中的烧饼掰成两半,一半放在柜台上,笑嘻嘻道:“买了个大烧饼,咱俩一人一半!”小安笑着应道:“好咧!”

然后随手拉了把椅子,翘了个二郎腿,专心致志地啃烧饼。啃完了烧饼,又自顾唱起了小曲。仔细听来,却是段《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随着一阵清脆的笑声传来,一个少女踱过来做了个鬼脸调笑道:“小忍哥,又在想杨家的姑娘呢?”赵忍之笑着回敬道:“哎呦,是谁在想赵家的情郎?赵安之?我的小安哥哥呀!”少女脸上一红,啐道:“小忍哥,你就会欺负人家,不跟你说话了!”赵忍之笑呵呵道:“好了,千千,哥不笑你了!”“哼!”

小安正好干完了活儿,招呼道:“小忍,我们回家去吧。”赵忍之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俩人正要出门。叫“千千”的少女拿过一个包裹,递给赵安之道:“小安哥,明天就是腊八了。这些是煮粥的食材,我娘说让你们带上。”赵安之道:“多谢师母!”赵忍之笑着插话道:“别忘了谢你的亲亲师妹!”说完不等少女发嗔,忙拉着赵安之夺门而去。

俩人一路小跑着,很快就出了城门。过了一座大石桥,直向东行去。城外是一望际的田野,有许多蜿蜒的田间小径,连接着绕田而居的农户。寒冬没有如茵的绿草,那些树木也都是光秃秃的。只有成片的青青麦苗,才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两人说着笑着,才走了三里路,就到了寨子里。

赵家寨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乱国时代,源出赵武灵王。千年以前的赵朝,忽从西都府的扶风郡迁来此处。至于是何原因,时间太过久远,早已从考证。本来依着辈分,赵忍之当属“进”字辈。但他爷爷是县塾的塾师,也是个不拘时俗的读书人,就给他取名叫做“忍之”。顺带着给大他一月的堂兄,取了个“安之”。

赵忍之父母早亡,自小跟着爷爷长大,去年爷爷也撒手归去。好在给他留下了,足够读完三年书院的用度,所以也算衣食忧。赵安之也是自小丧父,跟母亲相依为命。两家比邻而居,家里的几亩地,也暂由赵安之的母亲耕种,她平时对赵忍之也很是照拂。自爷爷过世后,俩人每天都睡在一起。

赵安之在县城一家药铺做学徒,赵忍之则继续在县塾读书。每日同行早出晚归,几乎可算形影不离,堂兄弟胜似亲兄弟。赵家寨南面是马路,北面是田野。寨里三条路,赵忍之的家,正处在中路的正中。从东至西,一共有三口池塘。他的家门口,正对着中间的大池塘。

他爷爷生前经常说,祖宅是罕见的风水宝地,位居三路三水中央,将来必出帝王将相!每次听到这话,胸大志的赵忍之,就忍不住头大。要不是爷爷逼着,他连县塾都不愿意上。赵安之想开个医馆,赵忍之想开个客栈。有点小钱,喝点小酒,取个小媳妇儿,做个小老百姓。这一辈子,不就行了?哪管他们,谁帝谁王,谁将谁相?赵小忍暗自感慨:安稳的活着,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安稳的活着……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