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其他类型>阴人在阳间> 第21章 红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红衣(1 / 2)

王咎家一二楼开着灯,灯光昏黄。

纸人消失在楼梯口,二楼窃窃私语起来。

听起来却好像二楼有好几个人。

或许王咎家有很多能说话的纸人,不只今晚见到的这个。

没过多久,王咎从楼上赶下来。

王咎说:“真是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徐千骁见王咎出来,躲到王咎看不到的另一边,站在墙壁旁。

我说:“你们先回去休息,我先走了。”

王咎说:“谢谢,明天再来。”

我:“……”

王咎锁上门,门后的脚步声渐远,最终消遁得影踪。

王咎家一楼的灯熄灭,三楼的灯亮起。

寂静的夜。

徐千骁从暗处走出来,三人一同回去。

到家后,我洗洗就睡。

这一天劳累奔波,困得不行。

徐千骁和刘观正在准备他们的事,弄出的杂音也不影响我的休息。

当我准备睡着时,床边出现一道影子。

光线太暗,我只能看清轮廓。

轮廓是人的影子。

有人站我床边。

我双眼睁大,看着那个人影。

“刘观的爷爷出来了,要不要出去看热闹?”

人影是江衍徵。

虚惊一场。

我没好气地说:“看什么热闹,我要睡觉。”

江衍徵说:“你睡不着。”

我说:“如果你不出来,我就能睡得着。”

江衍徵说:“现在没睡着。”

我说:“我现在就睡。”

我闭上眼睛。

江衍徵盯着我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让我睡得不安稳,在强烈的注视下我又睁开了眼睛。

我问:“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

江衍徵说:“我不睡觉。”

我说:“……你到底想说什么。”

江衍徵说:“……你先起来。”

还真是有话说。

我把灯打开,起身。

江衍徵见我起身,便坐在床边的凳子上,左臂靠在桌子边缘,看上去很悠闲。

房间静了几分钟,江衍徵依然没把他要说的话说出来。

我说:“你到底说不说,不说我就睡了。”

江衍徵这才开始说他要说的话:“我要看书,认字。”

我问:“你不认字?”

江衍徵说:“认的字太少,你去找几本书给我。”

难怪叫我起床却那么久都不说话,原来是不好意思说自己不识字。

我的房间里面放了很多书,都是上幼儿园上小学时买的课本练习以及课外书。

上初中后,这些书就堆在我的房间,一直没卖出去。

我下床,弯下身,从床扒拉出一本课外书。

许多年没把他们翻出来,书上已积了一层厚厚的灰。

这本书名字叫《三字经,小时候经常拿来背,老师会抽查我们对这本书的背诵默写。

我很是嫌弃书上的灰尘,左手食指拇指捏着书封面,书摇摇欲坠。

我把书往桌上一扔。

“啪。”

我拍了拍手指,把手上的灰尘拍干净。

江衍徵不嫌弃书封面的灰尘,正过身来,端正坐姿,开始安静看起书。

我问:“关灯你能不能看得见。”

江衍徵说:“看得见。”

我把灯一关,如释重负一般躺回床上。

刚躺下去,江衍徵就问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看过去,只看到桌前的一个身影。

我说:“你看到不会的字先记着,我明天再跟你讲。”

我闭上眼睛。

到了第二天,我被人拍醒。

我没睡够。

是江衍徵拍醒我。

我一看手机。

现在是早上六点十五分。

我闹钟调的是七点整。

我说:“我七点才起床,我能不能多睡一会?”

江衍徵说:“你们村公鸡叫了,公鸡起得比你还早。”

窗外的公鸡叫声刚好在江衍徵说完这句话后响起。

我说:“村里面还有很多人没起。”

江衍徵说:“起得早可以做很多事。”

江衍徵是非要让我起床不可。

我下床,江衍徵拿着翻开的《三字经到我跟前,拦住我去洗漱的道路。

我说:“你够勤奋的,是不是又想到你哥?”

江衍徵没有回答我,只问我《三字经里面讲的故事。

我问:“你看到哪里?”

江衍徵翻到了一页:“这里。”

我坐在凳子上,江衍徵站在旁边。

江衍徵看到了从“人刚开始本性是善良的”到“蔡文姬认音乐”的故事。

我简单跟他讲,两三句话说完一篇内容,很快便把他看到的那篇讲完。

我问:“这些字你都认识?”

江衍徵说:“认识。”

我说:“你昨晚说你认字少。”

江衍徵把书合起来,放在桌角,不说话,钻回玉佩。

我说:“你认得那么多字为什么不参加考试?”

江衍徵说:“……有限制。”

我讲完书,出房门洗漱。

中午,徐千骁和刘观才从房里出来,估计昨晚睡不够。

吃过早餐,我和两人一同前往山上,看荒废的房子。

很多人都赶着上镇,一路上行人不少。

这里草木衰萎,上山的路径宽绰阻,黄土野心大,占领整座山。

待我们到达目的地时,房子已成废墟。

房子不知是被人拆还是自己倒塌的原因,已成残壁,残壁半截人高,勾勒出房子的地基。

房子周边种上果树,房子里也种了几株。

徐千骁问:“还有没有别的地方?”

我说:“村里面应该有,我们去找找。”

刘观说:“我们白来一趟。”

我们三人下山。

村里户户人家,我们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个没人住的房子。

房子只有一层楼,很大,是几十年前的,装修不算简陋,不偏僻,路过的村民很多。

这里之所以没人住,是因为原本住这里的人都搬走了,也没有人来住这。

我们找好了位置,徐千骁用罗盘在房里踱步。

良久,徐千骁说:“我们今晚在东南方向烧纸,东南方向刚好有个房间。”

刘观问:“多少点开始?”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