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一醉解千愁
首都的夜如流水一样,霓虹灯随处可见,可谁又知道这座繁荣发达的城市让多少人付出了多少心血呢!
“在你这不胖都没天理了,每天就是吃,休息,吃休息。”余男瘫坐在沙发上,满脸幸福,“要不是我和你不合适,我真想把你娶回家,让你给我做一辈子饭。”
谢楠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打趣着说道,“谁说你们不合适的,我就觉得你们俩很合适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吴京洗了碗筷之后从厨房出来,“你们就别开洛声的玩笑了,两个女的也好意思欺负人。”
“你没听说过吗?女人流氓起来就没有男的什么事了。”洛声玩笑着说道,“今天谢谢你了,麻烦你帮忙收拾桌子还帮忙洗碗。”
“都是应该的,”谢楠得意地说道,“以前在家他十指不沾阳春水,今天看到你在厨房大显身手,想必心里不是滋味了吧!”
“哪有,我只是吃的太多了,要运动运动。”吴京有几分不好意思。
洛声站了起来,“我记得上次洛曼给了我几罐好茶叶,我还没喝过,今天正好你们在这,我去拿来大家尝尝。”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较多的争论,但华夏是茶树的原产地,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近现代考证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能确认华夏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山区是茶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提起茶,不得不提起一个古人,唐代的茶圣陆羽,他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
是陆羽穷尽一生,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当时《茶经》一问世,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
《茶经》的内容十分详尽
一之源,概述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
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
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
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
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
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
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
八之出,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记载了当时唐代全国四十余州产茶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个州的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
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野外采薪煮茶,火炉、交床等不必讲究;临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
最后,陆羽还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