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火炬油田会战指挥部组织一批技术人员参观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__延一井,芦地质和任仲秋被派去参加活动。坐在大轿车上,迎着西北风,刮着黄尘土,车慢还漏风,风尘仆仆地跑了大半天,来到延一井所在地,这口井位于YC县城西石油希望小学操场,下午四点,阳光依然没能穿过厚厚的积云,灰蒙蒙的院子里,有几排陈旧的教室,传出学生的读书声,是带着浓重鼻腔音的陕北话。
随车而来的解说员说:“延长油矿的前身是“延长石油官厂,创建于1905年,是中国大陆上开发最早的油田,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这些历史,芦地质是知道的,他上大学时,喜欢看石油地质发展的历史,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过介绍“延一井“的资料和陕北、黄土塬地区石油开发的历史。
解说员的介绍打开了芦地质尘封的知识和记忆,历史退回到中国古代。据《汉书﹒郊祀志》所载“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注:鸿门即今陕西神木、榆林一带)。所谓的鸿门火井即为我国最早的天然气井。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注:鄜、延即今陕西F县、延安一带)。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未,石油从美国和加拿大等美洲大陆开采出来,开始让汽车的车轮飞速奔驰,火车和飞机开始日行千里和在万里云天上展翅翱翔。
中国人,毕竟也开始了对石油的百年梦想,目标明确,就是祖先说的那篇“古奥“之地,中国的鄂尔多斯盆地,陕甘宁盆地。
二十世纪初,清政府腐败贫弱,民族工业得不到发展,又少得可怜,石油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据光绪三十一年、三十二年(1905年,1906年7海关贸易资料统计,每年要支付1500万两以上的巨额白银,从欧美各国进口“洋油“,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德国人来偷偷调查石油,引起了官方的注意,1903年阻止德国开采,光绪三十年(1904年11月),陕西巡抚曹鸿勋奏请试办延长石油厂,得旨允准。1905年拔地方官款银8万1千两为开办资本,派候补知县洪寅为总办,自此,创办了“延长石油官厂“。1907年清政府请
人佐藤弥市朗在陕北延长打油井一口,第一口油井日产原油仅有1吨多,用小铜釜提练原油,每日可得灯油12.5公斤,揭开了我国以工业方式开采石油历史性的扉页。
中国的陕北出油了,发现油田了。很快,美孚石油公司就派人来到中国,与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签定了一个中美合办油矿的条约。瞪大眼睛,用当时最先进的仪器也勘测不出来这片地底下的石油,他们便悄悄地撤走了,在他们的眼里,这里的石油资源太贫乏了。1920年,不甘心的美国人又一次来到西北,他们围着延长油矿的周边,在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又开始了敲打。可敲打了好几年,他们还是没能听到这块古老地层下油海的涌流声。美国人终于失望了,临走时撂下了一句话:中国石油储量极其贫乏!于是他们发表的有关对世界石油储量前景的报告时说,中国的石油储量“极其贫瘠“,这个论断也就是中国“贫油论“的最早来历。
中国人的眼睛,德国人的眼睛,美国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