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思来想去,数来数去,心中发苦,当了那么多年的傀儡,手头上却是没有得用的人手。
百官不易接触,也容易引人注意,感觉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身边那群宦者。
可是宫内那么多的宦者,又有哪个是忠心耿耿的呢?大部分都是梁翼用来监视自己的耳目。
最后汉皇帝选择试探唐衡,因为根据素日里的印象,也就唐衡表现得还算忠诚。
选好了人,问题来了,该去哪里才能避开耳目,共商大事?
汉桓帝一直以来耽于酒色,但这段日子里为了这个问题,那可是绞尽脑汁。吃饭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想,走路的时候想。他还算聪明,也知道自己这异常,肯定逃不过身边人的眼睛,就以梁猛女为借口,跟身边侍候的宦者说,平日里玩的东西都没了新意,希望想出一个好点子来,可以跟梁猛女一起尽情玩乐。
这很符合汉桓帝给人的印象,因此,即使梁翼知道了,也没有想到汉桓帝当了那么久的“睁眼瞎”,对自己的种种礼之举和不法行为,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次居然打算追究到底。况且,梁翼兵权在手,自觉桓帝小儿没胆动自己,所以,梁翼听到后,也只轻蔑一笑,便置之不理了。
这一天,汉桓帝去茅厕更衣,因为心里有事,走神了,不小心就被那高高的台阶给拌倒,差点就扑进那腌臜之地了。
汉桓帝懵逼了一瞬,反应过来后,先是庆幸不已,继而怒火爆棚,感觉事事不顺,整个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
不过等他冷静之后,恍然发觉,这茅厕不恰是那个绝妙的答案吗?
于是,找准时机,汉桓帝让唐衡跟随服侍自己更衣。进了茅厕后,环顾四周,发现没人后,正想直接道明心意,但又想到,如果唐衡也不可靠怎么办,所以决定换一种说法,要问得巧妙,问得模棱两可,即使事情泄露了,也还有说法澄清,说自己只是关心梁冀的安危,随口一问罢了。想清楚这些,汉桓帝才用气音悄悄询问:"你知道咱们周围里,有谁是跟梁冀不和的吗?"
所幸,唐衡聪明且可靠,立即明白了汉桓帝话里的隐含意思,并立刻回复桓帝说:"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瑷、左悺,私下里都对梁冀十分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
于是,汉桓帝把唐衡、单超、徐璜、具瑷和左悺五人召到密室里,密谋除掉梁冀。因为单超说:“除掉梁冀不难,但就怕陛下中途又改变心意了。”
汉桓帝听了,虽然不满单超的话,但还是坚定不移地表态说:“梁冀就是个国贼,理应消灭,吾决计不可能改变心意!”
为了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汉桓帝用牙咬破了单超的手臂,六个人歃血为盟,誓约灭梁。
自此,五个宦官以桓帝的名义,动用一切力量打击梁冀。而梁冀为人嚣张跋扈,得罪了太多人,没几个人是真正肯为他卖命的。现在,梁冀有难,更是人援手。梁冀心知大势已去,和妻子一起自杀了。
延熹二年,曾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梁冀,最终以生命的终结为落幕,黯然退出了东汉政治舞台。
事后,汉桓帝以功封中常侍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为列侯。这意味着,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东汉官场,换了五个宦官为主演,朝政从此落入宦官之手。粉墨登场的宦官,还有同台的官僚士大夫,也为后来的党锢之祸埋下了伏笔。
对于百姓来说,梁冀和妻子孙寿是喂不饱的恶狼,残忍贪暴,视人命如草芥,为了自己的一个兔子,能够株连十几个人来泄愤,穷奢极欲,恨不得把百姓的财富给搜刮得一干二净,用来为自己修建豪宅。梁冀及其党羽能够得到惩罚,百姓是拍手称快的。然而,后来事实证明,宦官亦非好官,对于百姓来说,这政治的变动,非是没了恶狼,来了贪婪的饕餮。
对于汉桓帝来说,也许算是好事吧,不用再时刻担心自己的小命,不用看他人眼色,更不用再面对那相貌平庸的前皇后梁女莹。宦官权力来源于自己,只能依靠自己,只能顺着自己的心意行事。起码,在汉桓帝看来是这样的。
荀巨伯就是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诞生的,但是朝廷上的风起云涌暂时对他的家庭影响不大,更是与他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关。
转眼,时间刹那而过,荀巨伯平安长大了。
16岁,正是成家立业之时。